姚慶宇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州213164)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課程是高職高專學生第一年的必修實訓課,也是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的關鍵性指導課程。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的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及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的環境得到普遍改善,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一人一臺機練習,能上網。學生機上可以安裝計算機習題軟件,做完習題可以自動打分和找錯。
實訓中很多時間需要學生自己練習,一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明確,有僥幸心理,認為只要會簡單的操作,能通過考試就行。而這些人往往是不刻苦的,他們沒有動力,學習興趣低。
有了紀律的保障,每個教師還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的主動性培養是個長期過程,和學習習慣、學習動機等諸多因素相關。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考慮教師的指導作用。
強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實訓紀律尤為重要,關系到實訓工作的能否順利開展,學生計算機一級考試能否勝利通過;而學生的自律性還關系到整個班級的面貌。筆者把端正學生實訓態度,強調學生實訓紀律放在首位,并把他作為考核學生成績的重要依據。
筆者明確指出:存在僥幸心理、態度不端正的部分學生,考試往往難通過,他們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以此引起他們的重視。
上課開始時,筆者把當天的任務告訴學生,并且詢問學生是否明確任務。每天實訓我以任務為驅動,學生早完成早休息,不搞疲勞戰。學生可在網上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資料,比如去某地旅行,在網上查找火車或汽車時刻表,模擬預定周圍的賓館,讓他們了解計算機、手機的最新性能、指標、價格等,總之,有興趣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上課前,考慮每天實訓中的訓練量,這個訓練量絕大部分同學可以完成。上課中通過訓練,筆者篩選出個別后進的學生,幫他們分析原因,如果基本操作能掌握,是動手慢的問題,會要求他們回去后進一步加強練習。這能保證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而這種篩選很重要,可以幫助教師在后面的實訓中更加關注這部分同學。
實訓中要求學生當一個任務完成時,要進行總結:這個任務要求是什么,自己目前存在什么問題,如何改進。有時一個問題的操作方法很多,要求學生首先明確操作對象,知道解決問題的總入口,比如PPT中的多個元素的動畫設置,要求學生選擇高級動畫中的“添加動畫”和“動畫窗格”然后再層層進去設置,當熟練以后也可直接操作。
學生實訓中碰到的難點問題,筆者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講解。
一節課后,安排一些時間給學生提問,這種提問是對學生的一種考核,通過他們提的問題,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敢于主動提問的同學,平時成績給予加分。EXCEL中一些函數對于文科生來說是難點,不容易記住,要求學生操作前想一下函數的意思,操作完再想一下,這樣反復訓練幾次就不容易忘記。
一些學校文理專業同用一本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計算機基礎性知識部分有所區別。計算機硬件、軟件系統、數制和編碼是基礎性知識的重點、難點、考點。教師在講解軟硬系統的習題時,可以引入計算機工作過程,把一些知識點融入進去,對文科學生,可通過圖示,簡單、通俗易懂的講解;數制和編碼可考慮用網上比較成功的微課視頻提前給學生自己看,學生會覺得新奇,課后再布置作業進行鞏固。
實訓課中,學生一天面對電腦的時間會較長,會覺得枯燥或懈怠,如何讓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比賽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一種是集體賽,把班級的學生分組,一排一組,做同一套題。在黑板上記錄每組學生的成績和快慢,同組間的學生可以互相幫助,最后以每組綜合成績評定名次,獲勝的前三組會給予獎勵。這個辦法可以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一組之間的學生有強有弱,還可以起到學生間的幫帶的作用。
第二種比賽是個人挑戰賽,同學間挑戰,強碰強,弱碰弱,這種碰撞,激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兩場比賽下來同學間一般比較興奮。
在合作和競爭中,既加深了學生間的友誼,又把操作技巧提高了。
課間休息時我還會和同學聊些網上的時事,判斷同學的價值取向,盡量用正能量去影響他們,有時也會八卦一下,通過這些辦法,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對學習也是一種調節。
當前正處在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四通八達,學生利用網絡獲取知識或解決問題,已非難事。學生學習應該以自我為主體,首先要想學,然后才是如何學的問題,而我們的教學往往是教師的要求過多,這樣學生思想上容易抵觸,精神上容易疲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并非容易的事情,為此,每天下午后兩節課我們的實訓室對外開放,學生有兩節課可以自主學習,可以自行討論實訓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QQ和教師交流,教師及時跟蹤并給學生輔導答疑,這樣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學能力,帶動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資料從而進一步拓展知識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性的學習,實現分層次學習。
近兩年來,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進行上述探索和嘗試,總的效果還是不錯。學生通過學習,能熟練的使用計算機。從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來看,通過率高了。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學習的紀律性和主動性也有所提高,反思實訓中還存在的問題,筆者覺得學生的創新性和靈活性還有待提高。
[1]鄧永江.基于應用本科《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世界,2012(31):19.
[2]王楚澤.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教學改革[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