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宇
(秦皇島市海港區橋東里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淺談小學計算機教學中的策略
楊宏宇
(秦皇島市海港區橋東里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計算機”學科對小學生來說,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發興趣。要使小學生的自發興趣在時間和空間的考驗中成為永恒或更加高漲,就需要教師的智慧了。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學生能在未來教育中立于不敗之地。
計算機;小學;教學
在小學階段,如何進行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適應兒童發展的需要呢?以下是我粗淺的看法:
感情投資就是教師對學生傾注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課師生都會形成一定的“情感場”,即以教師的情感為核心,去影響學生的情感,進而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體驗。成功的感情投資將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信心和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為此,教師要明確表達對學生的愛。通過交談和信息反饋,多與學生交流溝通,關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動態,洞察其細微變化,和學生交朋友,讓他們真正親近你,熱愛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愛你所教的科目。學生愛你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先導條件。實踐證明,上述各種激發培養興趣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當然,要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濃厚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教師在潛移默化中長期不懈地努力。
小學計算機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們學會靈活、熟練、正確地操作鍵盤和鼠標來達到需要的目的。但我們不能讓小學生只會機械地使用鍵盤和鼠標,而是要讓他們明白鍵盤和鼠標的功能是指揮計算機,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樣讓小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呢?計算機游戲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導體”之一。計算機游戲的操作成為學生們對鍵盤和鼠標絕好的“練兵場所”,例如在《掃雷》和《紙牌》游戲過程中,學生們必須熟練操作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和單擊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順利地完成游戲。在《金山打字通》這個軟件的擊鍵游戲中,也只有在學生熟練掌握鍵盤中的各個鍵時,才能得到高分。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對游戲的使用技巧會自行琢磨,不用教師多說,他們也會根據計算機提示和自己的試驗熟練掌握,為以后其他應用軟件的使用打下基礎并且建立信心。計算機游戲對學生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有很大幫助。
小學生最主要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游戲,根據這一特點,我把計算機課開端寓于游戲中,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展開課堂學習。在給二年級學生上指法課時,如果單純地照書本練習,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教學。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讓他們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時候,我將《金山打字通》這個軟件安裝到計算機中,使學生進入到一個專門練習指法的游戲天地中。只見字母符號從“天”而降,由慢到快,這時需要學生快速按下相應的鍵,才能擊落它,如果正確率高就能得高分……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一下子高漲起來,同學之間也會相互競爭,從而激發上進心,也將枯燥乏味的指法課變成了游戲。在游戲中不知不覺鍛煉了手指的靈活性,提高了輸入速度。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才。第二課堂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樂土,它不僅打破了教學中全體學生齊步走的局限性,更使部分學生通過互相探討、交流和學習,獲得更廣更深的知識,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下基礎。在第二課堂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學生根據知識水平不同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發展他們的特長。比如:我在第二課堂中安排了文字編輯、漫游Internet網和編程三個興趣小組,參加文字編輯的同學不僅學習文字錄入、編輯的技巧,而且利用所學知識編輯班級作文選,負責設計板報。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設計出了一期又一期內容豐富、封面精美的屬于他們自己的作文選、板報,受到了老師、同學們的夸獎。漫游Internet網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學校計算機與因特網連接,通過網絡查詢、瀏覽有關信息,討論有關“話題”,開拓視野,還結交了一批網友。編程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用LOGO語言畫各種各樣有趣的幾何圖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從目前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情況來看,中小學信技術課程教學基本上是在計算機教室里面完成的。而根據教專家研究表明,中小學生在機房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鐘左右,因此,一堂信息技術課中教師講解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多講無益。教師如何在這15分鐘里充分發揮自己的教水平。是技術,也是藝術,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這十分的藝術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首先是15分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認識就快;如果毫無興趣,認識就慢,或者不予接受。相對而言,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往往對直接接觸計算機興趣很大,愿意動手操作;而對于學習計算機原理,興趣就小多了。有鑒于此,不妨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機器來學習新知識。這樣,學生在計算機課的學習中就會感到輕松愉快,并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在教學內容上,也應力求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識地介紹一些游戲軟件、工具軟件、優秀的輔助教學軟件和作圖方法等,讓他們在比較輕松的學習情境中了解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程序。其次是15分鐘任務驅動玩出激情。“電腦不是學出來的,是玩出來的”,“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就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開始是模仿,制作出與教師的“成品”一樣的作品,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接踵而來的便是豐富多彩的創造作品,這就是由“任務驅動”引發的學生的無窮的創造力。計算機教師在教會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任務應該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正好給了學生這樣一個機會。在一堂課上,不可能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一樣,“任務驅動”讓學生在每一堂課上為著“任務”、為著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動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熱情。最后15分鐘是培養熱愛科學的觀念,豐富學生感情。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引導他們熱愛科學,與計算機交朋友。事實上,只有學生對計算機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才會真正與計算機交朋友,才能認識到計算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進而激發起對真理和科學的追求和向往。但單純地講授計算機原理和計算機語言,對于中學生來說往往事倍功半。據一些學生反映,計算機用于學科知識的學習,比單純學習計算機語言更有助于提高對計算機作用的認識,更能激發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熱情。從這個意義上講,計算機科學技術越發達,越有利于計算機的普及,越有利于計算機教育的深入開展。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無經驗可循的情況下,要靠我們自己去不斷探索、總結、交流。同時,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展性特點的新興課程,它需要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來共同關注。
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