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雙
(秦皇島市第十五中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朱麗雙
(秦皇島市第十五中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我們教師面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好機遇,應加強對語文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迅速轉變觀念,放膽讓學生去“說”去“道”,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海洋中、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學會“說”學會“道”。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課文,找準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契機,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材中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尤其是現在試用的新教材,更是注重了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沃土。在教學中可以穿插一系列的訓練活動,如朗讀、復述、討論、講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并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這就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去“說”,去“議”,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感悟文本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現代文閱讀要求學生要有強烈的閱讀興趣,具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會恰到好處的運用閱讀技巧。
這里強調的是要讓學習者學會發問。會發問實際上是對語文程序性知識掌握程度的最好的說明,我們不能總是由大人發問,愛問本來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學習的任務也不是一味的回答由大人們提出的問題,這樣一來,其結果是我們的學生缺乏問題意識,思考能力萎縮,心智被禁錮,創新精神喪失,最終將使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乏力。
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對于統一文本的興趣,統一問題的體悟可能是不同的,學法也是各異的,表達也是有差別的,教師就應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個性和智慧,能動地謀求自身發展。讓每個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某一方面對文本進行品讀、分析,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都能感受文本,讀出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體驗式閱讀教學,是指閱讀者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性,用自己的情感態度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切的感悟,獲得真切鮮明的感受,從而深刻理解閱讀內容、培養體驗能力的教學。
有效的初中文言文教學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學會欣賞與評價,提高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指導等手段,為學生文言文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終身受益。
1)建筑物豎向布置:H1/H=34.5/98.4=0.35>0.2;B1/B=17.5/39.5=0.0.44<0.75。超限程度:(0.75-0.44)/0.75×100%=41.3%。其中,H1為1~9層裙房高度;H為建筑物總高度;B1為標準層寬度;B為裙房寬度。
由此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和常見的文言句式。
(2)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文言文的語言藝術。
(3)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課前預習運用“批注式”方式進行自讀自疑
教師要積極指導學生課前有結構的預習,自主學會簡單的批注,在充分預習的過程中努力完成課程文本所涉及的顯形問題和隱性問題。文言文批注式自學大致可從這幾方面入手:釋義(一詞多義,詞的古今義,通假字)、翻譯、結構、內容、賞析、聯想、存疑等。這是一個讓學生主動進行學前預習的教學環節。在本環節里,具體的做法是在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把要學的文言文抄在作業本上,要求隔行抄,以個人為單位,充分利用課本注釋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自我閱讀,解決力所能及的字詞句問題,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大意。對文段中出現的疑難字詞句和不理解的思想內容,一一圈點出來。這樣,就算對文言文有“偏見”的同學或者基礎不好的同學均能做到,做好了這一點,可以說教學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每個同學都在動手了,對課文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時,搜集好與課文有關的成文背景、作者生平、社會史況等材料,作為進一步正確理解課文的輔助。并且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做到大聲朗讀課文3遍以上。
(2)重視誦讀,培養學生語感
課堂上反復誦讀,可以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在誦讀過程中完成對文意的整體感知,注意字音,像講故事一樣朗讀,讀出故事味,這樣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就能通過感受逐漸靠攏題旨。
(3)通過互問互答和提問解答來解讀
互問互答的好處在于它是以自讀自疑為基礎,又對自讀自疑起著強化補充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生生、師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提高,形成對文章內容、結構等全面深刻的認識。老師要學會傾聽,對學生的發現,要隨時進行鼓勵、點撥。這一環節,首先要求學生互相就課文中的字詞句發問、解答,仍未解決的由老師點撥,再由老師列出預設的問題;第二步,在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訓練整體式概述能力。
(4)設計主問題進行賞讀和悟讀
賞讀是賞讀語言、賞讀人物、賞讀立意、賞讀寫法。這一環節運用主問題設計的方法組織教學,討論一個話題,讓學生再一次從整體角度深入理解課文,探究本文寫作的妙處。在賞讀基礎上,運用對比辨析的習慣和聯想拓展的習慣進行悟讀。
(5)指導學生科學背誦,實現有效教學
在指導學生背默古詩文中應做到兩點:1)幫助學生科學地安排背默時間和背默內容。可以設定背默的六個階段:①課前預習讀或抄讀;②課堂上譯讀:講解新課時以答疑為主,讓學生邊理解翻譯邊讀,堂上保證誦讀至少5遍。③背讀:指導學生通過劃分層次梳理脈絡來背讀,且能準確地說出重要的解釋。④課后檢查背誦和默寫。⑤定期鞏固強化背誦內容。另外對于學習完全缺乏自覺性的差生來說,還需要幫助他們降低要求,縮小背默范圍比如在背默內容中挑出一些重點,甚至于縮小到一篇文章只要求記十個實詞,兩句翻譯,三句默寫。學困生容易做到,就能激發他們對背默的信心和興趣了,這也能幫助他們進入到學習的良性循環中去。2)重視指導學生自己總結背默方法。學生之間在學習習慣和方法方面均存在差異,利用每次默寫后要求學生進行反思自己復習存在問題,改進方法,用學生自己總結的方法去指導學生能達到更有效的背誦效果。另外,課后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歸類整理和再創造(例如擴寫、改寫),精選練習,能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加強記憶,積累詞匯,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釋放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指導等手段,同時擯除形式主義,讓學生熱愛語文,樹立學好語文的自信心,快樂地學習語文,真正實現有效教學。
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