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紅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垣曲縣供電公司,山西 垣曲 043700)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得農村的用電需求逐年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農電安全管理狀況令人擔憂,這為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買下了隱患。因此,為了減少農村的用電事故,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加強對農電安全的管理已經是迫在眉睫。
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改善,對于電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與之相應的是農村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遠遠落后于經濟建設發展的腳步,很多區域仍然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由于資金匱乏的匱乏和維護管理的落后,很多農村的用電設施仍然非常落后,例如偏遠山區仍然存在著單變單相的供電方式和高能耗配電變壓器,這也導致了安全用電問題的產生。
農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技術監督和檢修維護等制度,沒有建立和完善工作中的細則和工作流程,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隨意性;(2)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制度,并將其貫徹落實,這使得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態度,在工作中敷衍了事;(3)缺乏安全設備的管理條例,很多供電公司沒有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條例,在使用的時候也沒有做好很好的保管和維護,經常出現丟失和功能損壞的情況,這也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由于受到文化水平和生活環境的制約,很多農民群眾缺乏安全用電的意識,在生活中常私自違章用電。如果其沒有做好嚴密的安全防護措施或者技術水平有限,很容易出現接觸不良、線路損壞和線頭裸露的情況,這大大提高了用電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很多群眾購買的電器質量不過關,常出現漏電和跳閘現象,這使得部分農戶私自拆除了保護器,從而埋下了更大的安全隱患。
供電公司要結合供電區域農戶的實際用電情況,全面分析和了解其電網的運行狀況,并將其運行狀況繪制成圖,以利于電網管理和監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供電公司還要對農村繼電保護裝置加強管理和維護,做到負荷預測、檢測維修和控制管理三者相結合,實現農村電網調度管理的自動化、標準化和科學化,以利于農村電網安全穩定的運行。供電公司要提高對農村通信的維護和運行水平,對于已經落后的通信設備進行及時的更新換代和對已經老化陳舊的線纜進行及時的維修與整改,防止通信設備問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1)供電公司要做好用電線路下的障礙清除工作,做好日常的巡線記錄,提高巡線的到位率,使10kV 以下的線路跳閘次數降到最低。同時,供電公司還要開展清障和整改工作,對于存在影響用電安全的障礙逐一排除,如線路交叉跨越、線路距離建筑物或樹木太近等;(2)供電公司要全面治理存在的電纜安全隱患,如電力電纜與通信電纜相互混放、低壓電纜與高壓電纜相互混放等,以免出現火災事故,影響到農村居民的安全;(3)供電公司要對農村用電中極易出現安全事故的方面進行重點排查和專項治理,例如變電站的直流電源分設不符合要求、線路對地的安全距離有限和設備標識殘缺或者不清晰等。
供電公司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并保障其在工作中被貫徹落實,從制度上為安全用電提供保障。同時,供電公司還要建立和完善監督和保證體系,使安全用電設施和設備維持良好的運行和使用,以加強安全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并建立從業人員的激勵機制和獎懲措施,以提高從業人員的責任感和危機感,使其在工作中恪盡職守,努力維護農電安全管理制度的長期高效運行。
對于農戶用電安全意識較差的情況,供電公司要加大安全用電的宣傳力度,讓群眾意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涉及到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從而使農民群眾自覺主動的約束自身行為,杜絕違章建筑、攀爬用電設備和私接亂拉電線等行為,從而降低用電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供電公司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安全用電,例如在農村開展安全用電知識講座、用廣播講解安全用電常識、懸掛安全用電的警示標語和刊發安全用電手冊等,這樣可以使農民群眾對安全用電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安全用電觀念自然也深入心中。
對于我國農村地區的供電人員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意識加強,尤其是供電企業領導干部,也要加強思想意識,將安全管理工作作為重點,而且還要不斷召開安全管理會議,對農電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同時要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對于那些違法亂紀的供電人員要嚴厲打擊,依法執行,要將供電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行提升。要對供電企業各級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要將安全貫徹到基層,要讓每個供電人員都抱有憂患意識,制定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預防供電事故的發生。
要加大對于農村電力設施的檢查,同時對于老舊電力設施要進行全面清查,發現存在問題的電力設備要及早更換,以免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同時要向上級供電部門申請加大電網改建資金的投入,要不斷將電網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隱患消除,對于那些用電量較多的區域要進行重點檢查,制定出嚴格的監察管理條例,要不斷引進高科技監測技術,加大對于電網保護設施的投入,防止由于負荷過大發生電力設施損壞事故。
加強各部門對農電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的監督和檢查力度,嚴格考核,絕不放過任何違反安全制度的行為。嚴格查處各類習慣性違反制度的行為,并啟動安全管理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實行人人有責任,人人有義務的強制執行手段。
由于我國農村地區人口基數大,電網建設較為復雜,人均素質較差,極度缺乏安全用電意識,所以供電企業針對農村用電情況首先要加大安全用電宣傳力度,要做好農電工的技能培訓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村電力設施的運行維護力度,無論從電站還是用戶都要安裝電力保護裝置,嚴格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保障用電生命安全,同時要對農村臨時用電管理進行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杜絕竊電問題。
供電所安全工具必須配置齊全,并由專人保管,定期檢查安全工具,如發現安全工具損壞或存在隱患,立即更換。避免因工具損壞導致安全問題。
供電企業對所轄區域內的電力設施要進行明確的分類,并且做出最為合理的安排,要將所有電力設備分配到各個部門,部門要承擔對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和群眾舉報政策,要讓全民參與到電網設施監督工作中來,對于監督舉報屬實者供電企業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增強舉報者的積極性,通過多種監督管理手段促進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總之,農電安全管理不但關系著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供電部門只有通過及時發現和整改其在安全用電管理中的漏洞,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大對農民群眾的安全用電宣傳力度,才能真正的實現農電安全管理的規范化、自動化和科學化,為農民觀眾創造安全放心的用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