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來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水務局,河北 圍場068450)
(1)農民群眾對于建設的認識程度不高,積極性團結性不高,加之經營規范性差,水利工程浪費狀況嚴重,支渠漏水情況頗多,由于工程保養措施不當,損壞不及時修理,且各個部門運行能力有好有壞不一致,任意改造施工路線進程,供水能力下降,漏洞百出,使用能力效果大打折扣,導致受益者僅能靠打井取水,這又引起其他問題,任意取水用水而不考慮節水,周圍的生存環境也開始惡化,加之最近一段時間燒荒等不合規定不考慮環境承載能力,植被退化喪失,土質下降流失,水庫內淤積嚴重,而使用人員缺乏清理的設備和意識,這樣的后果是嚴重的,淤泥導致水庫存水能力低下甚至發生事故,存水變成水體泛濫。
(2)資金使用量不足,各單位資金不足而沒有創收能力,設備使用能力無法充分調動,盡管政府為了促進水利事業發展而做出財政補給,在人力,技術方面衣給予較大支持,這些優勢在農村卻無法發揮其正常水平,配套設施輔助工具的建設狀況不占優勢,盡管一些主力設備完成裝配,但是客觀條件往往拖后腿,跟不上進程。
(3)農村基層的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不一而足,有高有低,這些年的農業發展規模空前擴展,而人員管理水平卻無法快速跟上,出現的問題有管理崗位安排不科學,問題解決不及時,管理結構繁冗,人員布置效率不高,人員內部責任心不高。
(4)施工規劃起點不高,常常得過且過,運作設備與過程低水平化,絕少二次論證技術操作是否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盡管政府相關部門已經有了大量關于水利施工與建設的標準,但落實到基層則實現度較差,由于民辦共助,資金依靠國家供給,所以運轉效率不高,而且絕少考慮實用以外的因素,美學,建筑學意識淡泊,而使用質量也參差不齊,大量機械建筑等綜合水平低下,不美觀,甚至于缺少相應功能。
渠道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難免出現淤積、沖刷、滑坡等不正常現象,必須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改善渠道的不良狀況:(1)針對不同的淤積原因,應采用不同的防淤措施,如:控制水源含沙量;及時清除阻礙水流的雜草、磚石、土塊等堆積物;加大經常發生淤積渠段的縱坡或縮小其斷面;在沿渠道有泥沙流入的部位,設攔洪溝或沉沙池;對已被淤積的渠段,放水前及時清除淤沙等。(2)為了防止渠道沖刷,對受沖刷的渠段,或加以砌護,或減小縱坡,或加大斷面尺寸。對局部沖刷的渠段,多采用塊石或卵石砌護,在急彎渠段,應將轉彎半徑加大到符合要求的長度,或進行截彎取直。(3)為了防止渠決口、潰堤等事故,對由于沉陷、淘刷、脫坡而形成的薄弱渠段,要及時進行加高培厚,渠堤裂縫可用挖槽回填的辦法及時處理,滑坡渠段可采用削緩邊坡,砌筑擋土墻等措施加以處理。(4)為了減少滲漏,除應做好渠首建筑和田間配套工程、提高灌水技術、改革灌水方法外,還應采用適宜的防滲措施。(5)為了防止洪水危害,盤山渠道要做好防洪排水工程。在管理運用過程中,逐步對占地多、用水不便、地質條件不良、滲漏量大等不合理的渠道進行修繕和改建。
渠道的輸水損失:
影響渠道滲水損失的主要因素是土質、斷面形狀、水文地質條件等,包括:(1)粘性土渠道,滲水損失較小;砂性土渠道,滲水損失大。(2)斷面比較寬淺,濕周大的渠道,滲水損失大;斷面相同時,水深大的渠道,滲水損失大,水深小的渠道,滲水損失小。(3)沿渠地下水位較深或附近地下水出流條件較好時,渠道滲水損失較大;地下水位較高,對渠道滲水有頂托,或地下水無排泄出路時,滲水損失較小。(4)新修筑的渠道,滲水損失大;年久的渠道,泥沙經多年淤積,滲水損失減少。(5)渠道周圍有排水溝,會加大渠道的滲水損失。
具備專業水準的渠道管理工作者是非常關鍵的。管理部門要科學使用人才,知人善用,用其所長,充分調動管理養護人員的積極性。要想辦法提高渠道管護人員素質:一是鼓勵、引導他們刻苦自學業務知識,建立健全崗位培訓機制,經常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管護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素質;二是通過考試與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選拔文化程度高、責任心強的職工子弟,或向社會招聘,擇優錄取,競爭上崗。
要執行經濟責任、經濟權力、經濟利益緊密結合的經濟責任制管理辦法,建立獎懲機制,使職工自覺地關心本單位的經濟成果,激發管護人員的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益。應按照管理層次逐步建立本級對上一級負經濟責任,本級向下一級建立責任制;同時每一級都要保證下一級的經濟權利,按規定保證下一級的經濟利益。
因為當下的一些設施設備非常的陳舊和落后,很多工程管護點房屋基礎設備非常差,這對一線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帶來很多的不方便,不利于工程管理養護工作的正常開展。建議上級按照標準維修或淘汰一些陳舊的養護設施設備,合理選擇,充實管理養護設備,配備交通通訊工具,改善住房條件,穩定一線職工隊伍。
渠道檢查是做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防止事故發生、保證渠道正常運用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必須堅持進行。每次放水前,應檢查渠道上有無蟻穴、鼠洞;渠道上倒虹吸管和渡槽進口附近有無雜物堵塞失效;渠道內有無阻礙水流的堆積物;渠道邊緣和內外坡是否完整;防滲層是否遭破壞;渠道有無裂縫、缺口、沉陷、滑坡、淤泥、沖刷等。放水期間,要注意檢查水流是否平穩、均勻,有無旋渦等現象,渠岸是否漏水,水中有無影響渠道行水的漂浮物。放水結束后,應全面檢查渠道工程,特別是水下部分,若有損壞應及時修復。
要緊緊抓住國家重視水利建設、加大水利投入的機遇,通過灌溉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灌溉末級渠系改造等項目,多方爭取資金,對破損十分嚴重影響行水安全的渠道進行改造建設。在建設中,要充分吸取經驗,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大力推廣板膜復合結構,積極采用土工織物新材料,提高灌溉渠道的防滲和抗凍脹能力、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滑模推移辦法,將原來的梯形斷面變為弧角梯形、弧底梯形等,既可以節約工程量和投資,而且還能增加渠道過流量。要嚴格實行施工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和落實項目法人制,確保改造工程建設質量。
加強與沿渠縣村鎮的聯系,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各村組建立垃圾臺,并將垃圾倒到固定地點。并加強宣傳和巡查,使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和設立專人看護清理,減少生活垃圾向渠道的隨意傾倒的行為。
總之,渠道工程養護管理作為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雖然工作艱難,但是加強對渠道工程的養護管理,是確保渠道正常運行的有利保證,對于灌區灌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渠道管理中,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1]王學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對策和建議[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5,4:25.
[2]劉偉忠.加快天津市農村水利建設的對策建議[J].水利發展研究,2005.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