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張慧春
(懷化學院成教處,湖南 懷化 418008)
懷化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自承擔“國培計劃”中西部初中英語短期集中和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任務以來,連續(xù)三年被評為湖南省國培工作優(yōu)秀子項目,2012年度學員匿名評審中,在全省相關項目中排名第一;2013年度綜合評比中,在35個同類子項目中榮獲第二。“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是培訓即將結束時外國語言文學系為學員傾心打造的一道精美大餐,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一成功研討會的實證分析,來探討國培工作的未來發(fā)展之策。
國家實施“國培計劃”重點支持中西部農村教師培訓,目的是培訓一批“種子”教師,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以推動高等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但是從現實情況看,中西部廣大農村中學重點需要解決的是一些歷史造成的教學實際困難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發(fā)展為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日益豐富的物質基礎和先進的教學手段,但是由于歷史地理條件的制約,廣大中西部地區(qū)的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仍然存在物質基礎薄弱,教學手段落后的嚴重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懷化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對學員的深度訪談,了解到學員所在學校英語教學中仍然沿襲著以“四個一”(“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臺錄音機”)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何上好這樣的一堂課成為當前廣大中西部農村中學企待解決的首要問題。為此,學校國培辦和外國語言文學系調整了培訓計劃,在集中培訓和影子實踐結束的總結階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啟動了“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表1 為:2013年“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方案部分內容)。
幾年來,“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的實施成效非常顯著,從2014年省國培辦反饋的我校英語國培量化考核情況看,涉及到這種合作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得分都非常高(量化考核小項滿分為“5”分,其中“B7”小項得分為4.809 分,“B13”小項得分為5(滿分),“B15”小項得分為4.986 分,“C8”小項得分為4.986分。①)。

表1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對懷化學院實施“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實證分析可以看到,該模式的內核和實質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模式與現代教育的發(fā)展和“國培計劃”的宗旨非常吻合。外國語言文學系在對以往國培工作經驗總結中,就很好地概括了這種“合作學習”精神:“一是培訓內容‘三貼一化’,‘三貼’即貼近中學一線教學、貼近課堂、貼近學員教學工作實際,‘一化’即緊緊圍繞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追求‘實用化’。二是培訓方式‘多管齊下’,以‘參與—分享’式培訓為主導,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員反思,在交流和分享中學他人之長,搭平臺、設任務、加環(huán)節(jié),多管齊下,促使學員進行有效學習。三是實現培訓資源‘四位一體’,以打造高標準培訓資源為核心,充分激發(fā)高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培訓學員、基地學校四方的資源潛能,實現‘四位一體’。四是牢固樹立‘三心’(指“精心、貼心和熱心”)服務理念?!盵1]
在研討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國培學員是“合作學習”的主體,因為內在的需求,他們也是研討會中最積極的發(fā)言者和參與者。作為未來教師的師范方向學生的參與,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有效地實現“國培教育”與高校本科教育的對接,也可以發(fā)揮年輕大學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高校于潔教授等教師和懷化三中英語學科帶頭人李云海老師的參與,則主要是發(fā)揮組織和引導作用,以達到高屋建瓴地解決傳統(tǒng)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困難,這種合作學習精神非常符合“國培計劃”的宗旨和精神。
“國培計劃”是目前我國啟動的最高級別教師培訓,國家投入多,支持力度大,學員基礎相對較好(骨干教師);但是在具體實施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從省國培辦多次對國培學員匿名評審反饋的意見,以及我們的實地調研情況看,學員反映問題較多的是:培訓內容不接地氣,針對性不強;培訓方式講座式多,參與性少;培訓時間短,理論講授過多等等?!督逃筷P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的意見》(教師[2014]5 號)中也指出目前我們教師培訓中仍然存在著:“教師培養(yǎng)的適應性和針對性不強、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陳舊、教育實踐質量不高、教師教育師資隊伍薄弱等突出問題?!?/p>
當前國際教師教育學倡導教師學習的三大定律:“越是扎根教師的內在需求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師的鮮活經驗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師的實踐反思越是有效。”[2]以此為考量,從“基于‘四個一’課堂教學研討會”實施情況看,采用這種合作學習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1 培訓內容接地氣,針對性強,能夠有效滿足學員需求
越是扎根教師內在需求的培訓越是有效。國培學員大多是一線從事多年教學的骨干教師,具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雖然從長期的隱性需求看,國培培訓需要加強對學員的新知、新觀念和新技能的教育與引導;但國培學員來學習往往是帶著非常強烈的顯性需求——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國培培訓的重要內容。只有顯性需求能夠得到好的滿足,隱形需求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實現?!盎凇膫€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內容正是當前廣大西部地區(qū)農村中學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2013年11月,筆者曾對10 名音樂國培學員的培訓需求進行座談調查,學員最大的意愿是“如何能夠解決中學音樂上課中教學內容過多,而課時過少問題?!痹趯W員的訓后跟蹤指導與調查中,筆者也發(fā)現,許多學員反映,在培訓中聽了一些“大家”的前沿知識,心潮澎湃,也想回來后好好實踐實踐,但回來后,大多用不上,過了一段時間,該忘的和不該忘的都忘記了。
2.2.2 主題鮮活貼近,能夠有效激發(fā)學員的參與
美國學者芬韋克指出,基于教師實踐共同體的合作學習在當下正逐步發(fā)展為教師學習的主流趨勢。但是,從我國目前教師培訓情況看,大都是被動的、接受式的,參加培訓的教師基本上處于“被學習著”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在我們的國培實踐中也有非常明顯的表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體制方面原因,也有我們培訓中內容和方法選擇上的問題。黃英在研究中指出,“由于長期工作繁重、職業(yè)壓力大等原因,中小學教師逐漸形成了個人主義的工作方式,缺少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有較明顯的封閉性?!盵3]從我們自己組織的調查,以及省國培辦組織的學員匿名調查反饋看,一些大專家大學者的課堂評價倒不如那些一線教師的好評;原因并不是我們的專家的知識不夠深厚淵博,觀念不夠前沿,主要問題在于是否貼近學員,是否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參與興趣。從這幾年“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實施情況看,選擇的主題都是來自于對學員的調查,既是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又是他們非常熟悉的問題,有些學員在參加培訓前對這些問題還做了積極的思考。這樣的主題討論,學員有興趣,參與積極性高,當然也就能夠獲得好的效果。
2.2.3 多方聯動,充分發(fā)揮資源合作優(yōu)勢
在信息化時代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交流與合作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價值取向?!盎凇膫€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參與的主體是國培學員,學員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主題發(fā)言的大多是對這一主題有過積極思考的學生,其他學員積極提問,積極分析解答,這樣的碰撞學習往往容易集思廣益,產生絢麗的火花,能夠有效達成問題的解決。學員畢竟是來學習提高的,雖然她們有豐富的實踐積累,但對問題的解答仍然需要專家學者的參與?!盎凇膫€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合作學習中添加了專家學者的參與與引導。李云海老師作為一線教師,多年從教,多年研究,使得她非常熟悉了解中學的教學實際,并能夠做出非常好的理論提升思考。而以于潔教授為主的高校教師的參與指導和引導,則從更宏大的國際視野提升了問題思考和解決的質量。學員自我的資源挖掘,一線專家的總結提煉,再加上高校教師專家研究性的引導提升,三方面的合作優(yōu)勢促成了問題的高效解決。
“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成功實施為我們在“國培計劃”中有效實施“合作學習”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啟迪。
“國培計劃”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雖然這項工程得到了教育部、財政部和教育廳、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但在具體實施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合作配套工作,尤其在采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大合作”與“小合作”的關系。
國培計劃“合作學習”的具體體現為“合作課堂”的開展,但要做好這項“微觀”課堂教學,首先需要處理好“大合作”的關系?!昂献鲗W習”較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得到更多的政策和其他支持。從“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成功實施來看,除了得到教育部、財政部和省廳的大力支持來看,還得到各級基層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比如,為了確保培訓課程內容設計能夠貼近學員需要,懷化學院在對學員的需求調研及訓后跟蹤指導中就得到各地州市教委和縣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在郴州的調研中,郴州市教委特地安排了由教委牽頭、各縣區(qū)教委分管領導、各中學領導、國培學員代表近四十人的座談會,使我們能夠從多方面多層次收集到寶貴的第一手需求信息,確保了“合作學習”課堂主題設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后面的微觀合作課堂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合作學習”微觀課堂實施也需要培訓單位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學校的支持。懷化市教委對我們實施“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就給予了許多好的建議,懷化市三中的李云海老師還親臨現場做了指導工作。最后,國培合作學習中還需要培訓單位領導和各部門的積極配合,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
國培計劃合作學習最終要落實到微觀合作學習課堂的組織和實施,在“微觀課堂合作學習”實施中,要提高認識,加強策劃、組織、引導和提升。
3.2.1 提高認識,加強運用“合作學習”策略的自覺性
“合作學習”的興起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的嘗試實踐也有二三十年時間,但從我國教育和培訓的現實情況看,運用得并不廣泛。雖然這有合作學習實施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多的重要原因,但從根本來看,還是培訓者和培訓對象對“合作學習”自覺性的嚴重缺乏。在國培培訓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培訓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合作學習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操作程序和策略,都是通過培訓他們來落實的。因此,在微觀課堂實施中,我們首先要提高培訓單位和培訓教師的認識和自覺。
另外,國培培訓的對象和目的都在學員,學員對“合作學習”的認同與積極參與將決定其實施的成敗。“因此,在培訓中有效實施合作學習之前,要加強學員對教師合作學習的深度理解與認識,要他們認識到自己在合作學習中所處的地位,明確合作學習的基本程序,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參與合作學習,提高主體參與度,進而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保?]
3.2.2 重視策劃,加強組織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國培培訓中實施“合作學習”同樣需要在前期調研基礎上加強策劃工作?!盎凇膫€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成功實施與其科學精細的策劃分不開?!安邉潯必灤┝诉@次合作學習的前后過程和全部環(huán)節(jié),在“大合作”調研中了解到中學英語教學實際和學員重點需求的基礎上,確定了學習的主題;主題確定后,迅速地將相關信息傳遞給學員,并以小組分工的形式進行了前期準備;“課堂教學研討合作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問題的提出、階段的設計、人員的安排,都做了精心的部署。
合作學習的開展,還離不開良好的組織工作。比如,在“基于‘四個一’的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的策劃與實施過程中,外國語言文學系及時地根據學員準備情況,擬定和不斷地完善研討會方案,聯絡相關部門和人員。單從“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方案設計的內容——“問題的提出、場景的設計、分環(huán)節(jié)分組的討論、解決方案的初步探討、聯動合作中問題的有效解決等”來看,就充分體現了策劃的科學和組織的力度。
3.2.3 注重引導和提升
國培培訓中實施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國培學員,但是培訓單位和專家的引領和提升作用是其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國培學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已經認識到問題所在,有些學員還進行過一些有意義的探索,但為什么問題總難以得到解決呢?這其實就是我們理論研究和專家的重要意義所在。
雖然從省國培辦反饋的教師授課受歡迎度情況看,一線教師授課更貼近學員需要,似乎更受學員歡迎;但在對往屆國培學員回訪中,專家大家對學員的影響更為彰顯。有國培學員表示,“平時教學中,我們也感覺到自己有一些嚴重的不足,但不足在哪里?問題在哪里?卻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大糾結,楊老師(楊曉鈺教授)卻能夠在短短的一堂課時間一語道破了我們幾十年的困惑,受益太大了?!睂τ趹鸦瘜W院英語國培首席專家張玲教授,學員的反映是“張玲院長特棒,她的教學方法是‘以不教而教’,聽了她的課,我們不自覺地就提高了自主學習意識。”“郭老師(郭聲健教授)是正能量,在潛移默化中又點燃了我們的音樂夢想,希望能夠多一些這樣的老師上課”,這是郴州音樂國培學員的心愿。
“基于‘四個一’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中的“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師的定位”環(huán)節(jié)是由懷化市三中英語學科帶頭人李云海老師擔任的,李老師既有從事一線教學豐富的經驗,更有多年的理論研究積累,她的基于多年實踐的理論引導和提升對學員的啟迪非常大;而于潔教授高屋建瓴的總結更是凸顯了對問題的準確把握和深透理解。
多方聯動的力量,合作學習中智慧的碰撞,使得農村初中英語課堂“四個一”教學的困惑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
[1]唐志為.外語系國培項目獲兩項全省第二[EB/OL].http://wyx.hhtc.edu.cn/index.php list.
[2]鐘啟泉.教師研修的挑戰(zhàn)[N].光明日報,2013-5-22(16).
[3]黃英.小學教師合作學習現存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海南??谑兴乃W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1.
[4]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注釋:
①B7 評比內容:本次培訓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B13 評比內容:本次培訓提供的案例分析新穎、實用、有針對性;B15 評比內容:本次培訓注重學員有效的交流研討,建立了學習共同體;C8評比內容:本次培訓對您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