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敏
(山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000)
回想一下,倘若中國電視節目真有什么分水嶺的話,2005年“超女”絕對高票當選,當時沒錢沒娃、還稱得上年輕的80后們,用短信彰顯出新一代消費者的巨大影響力,更重要的是,除了讓一代人用手機陷入一場群體狂歡,“超女”還創造了今后被稱為“臺網互動”模式的雛形。
如今,近十年過去,科技以其自身頻率迭代更新。一夜之間,微信就讓短信變得蒼老,80后們紛紛當爹當娘,世界和平遞交到90后、00后手里,電視也日漸淪為客廳里的靜物。在這樣一個傳統電視業面臨媒體融合大趨勢的背景下,如何植入“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玩法”,成為科技驅動下的一條進階之路。
以音樂真人秀為例,今年以來,從以《我是歌手》為代表的話題效應帶動社交討論,到《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在線競猜游戲的新嘗試,再到《中國正在聽》的微信“搖一搖”直接投票,由一屏到多屏的過渡成為音樂真人秀與互聯網進行連接的不二路徑。背靠光線傳媒和央視兩大靠山,《中國正在聽》更是直接以“互聯網思維”作為最大賣點。
今年6月,光線傳媒以數千萬元的版權費用買下以色列節目《Rising Star》版權。作為《中國正在聽》原版,《Rising Star》在以色列曾創下49.4%的收視紀錄,其節目設置類似“新經濟時代”已顛覆不少傳統行業的“產消者”概念,用戶即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選手站在舞臺中央,身前只有一面巨幕,他要通過歌聲讓觀看節目的觀眾為自己點贊(原版是通過節目專屬APP投票,中國版則借助微信平臺的“搖一搖”功能),作為互動,所有點贊觀眾的頭像將可能出現在現場巨幕,當支持率超過70%,巨幕升起,選手得以看到現場觀眾和四位聽審。
當然,有些遺憾的是,由于中國規定選秀節目不得采用手機投票、電話投票、網絡投票等任何場外投票方式,《中國正在聽》只好由現場500名觀眾決定選手去留,電視前的觀眾則可在選手唱歌同時,通過微信“搖一搖”選擇支持或反對,為選手獲得優先或豁免權,從而影響走向。
盡管套有客觀上的枷鎖,但是《中國正在聽》在參與度上也算往前邁了一步,畢竟,微信用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結果走向。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正在聽》前四期參與“搖一搖”互動的數據,分別是122.8萬,256.97萬,491.6和510萬,參與用戶數量頗為可觀。
可以看出,移動端與電視實時的臺網互動是微信“搖一搖”的主要優勢。此前,《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好聲音電視直播”競猜游戲也同樣引入了微信“搖一搖”互動模式。游戲由騰訊視頻基于微信平臺開發,觀眾看電視時,每當出現一位新人,可以競猜選手比賽結果,選對則有機會拿獎,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臺網聯動”。
2013年以來,細心的電視觀眾會發現很多電視節目上都出現了二維碼,從綜藝節目如湖南《我是歌手》到新聞節目如央視《新聞直播間》,都有二維碼的身影。二維碼似乎成了電視節目的常客,有席卷屏幕的趨勢。
在2014年金鷹節“互聯盛典”的頒獎過程中,二維碼也被湖南衛視頻繁地運用到觀眾互動中。觀眾通過掃屏幕上的二維碼可以參加晚會的抽獎活動,這樣普及程度極高、使用便捷且免費的互動方式讓互聯盛典最終獲得了超過790萬觀眾的參與。
另外,二維碼還成為了央視廣告資源的新貴。在2015年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中,根據央視廣告招標文件顯示,央視天氣預報節目里開辟了二維碼的廣告位,全年標底價格7900萬元。具體方式為,在《天氣預告》節目引導觀眾掃描二維碼,積極參與節目互動,快速提升品牌曝光率。
不過,縱觀目前節目中的二維碼,主要還是兩類:一類是通過二維碼指向節目或者頻道的移動客戶端;另一類則指向節目的活動頁面,諸如投票、問答、留言等,觀眾通過掃二維碼參與到節目的進程中。這兩種掃碼對觀眾的指向作用是一次性的,觀眾與電視節目的互動僅止于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掃完了互動也就終止了,很難對電視節目的影響力或者收視率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所以,二維碼該如何設置才能對電視節目起到良性的效果?首先,在設置二維碼之前,電視臺應該想清楚目的是什么,考慮明白節目受眾的行為習慣,想要通過二維碼達到何種效果,節目內容與新媒體的特性是否吻合。沒有精心策劃的二維碼除了遮住節目畫面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效果。其次,電視臺也應該摒棄思維局限。二維碼除了指向客戶端和官網之外,其實可以向觀眾呈現更好玩的東西。比如,通過二維碼向觀眾提供節目之外與節目相關的內容,如節目花絮、幕后故事等;還可以通過二維碼向觀眾提出問題,吸引觀眾參與回答;甚至可以通過二維碼提供與節目相關的小游戲,這樣,觀眾對節目二維碼的需求將會大大提升,節目則可以通過設置二維碼牢牢抓住受眾。
總之,二維碼雖然技術含量不是很高,但它普及度高、使用方便,是打通觀眾與節目之間、大屏與小屏之間的有效工具。特別是在APP應用下載、抽搶大獎、獲得有用資料、投票表達態度等互動應用方面,二維碼具有巨大的、充滿想象力的空間。
“彈幕視頻”是目前互聯網熱門的互動視頻元素,可以讓網友吐槽視頻內容,觀看視頻的觀眾都能看到各路網友的評論。今年《小時代》和《秦時明月》首次把網絡視頻中的“彈幕”引入到國內線下電影院,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湖南衛視在金鷹節互聯盛典中首次大規模運用“彈幕”則開了電視媒體的先河。在互聯盛典頒獎晚會中,用戶在芒果TV(PC、Phone、Pad端)觀看晚會直播的同時,只要通過各端口參與互動留言,留言就以“彈幕”的形式出現在湖南衛視以及芒果TV的直播畫面中,具體是從視頻的71分02秒開始屏幕上開始出現“彈幕”并一直持續10多分鐘,這是湖南衛視攜芒果TV首次將“彈幕”的網絡技術引入電視直播,實現了網臺直播互動模式的創新。
作為一檔最“互聯網”的電視晚會,它不僅是頒發移動互聯網領域“年度十大應用、年度公司、年度新銳和跨界融合創新獎”,更重要的在于讓粉絲互動起來。“彈幕”讓觀眾將自己的想法、觀點實時地在電視屏幕上“吐”出來,構成了信息互動的閉環。觀眾不僅通過“吐槽”釋放情緒,更通過在電視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言論得到存在感和滿足感的體驗。這樣的互動形式真正顛覆了線性傳播范式,讓“受眾”身份發生逆轉,信息的傳者和受眾一道成為信息的創造者。
值得一提的是,從十年前開始,金鷹節晚會都是吸引流量的“大戶”。湖南衛視聯合芒果TV選擇在這樣的高收視率節目上做“彈幕直播”,既具備了話題的高關注度,又以此帶動收視率的增長,同時又因為具備獨一無二的創新性而創造了稀缺價值,這樣的嘗試可謂是“一舉三得”。
微博作為優質的UGC(用戶生成內容)平臺,不同于其他以體驗為主的技術層面的互動,而是真正基于內容互動的深層次互動。
微博的傳統玩法如例。在今年的金鷹節“金鷹女神投票”期間,從2014年9月24日到10月7日的14天時間內,活動主辦方在新浪微博上設置#全民投票選金鷹女神#話題,累計閱讀量3617.3萬次,引發5.1萬次的討論,關注粉絲達到2374名。而在晚會的廣告時間段內,“海濤逛金鷹,點的就是你”后臺互動環節中,由@芒果TV發起的新浪微博話題#海濤逛金鷹,點的就是你#閱讀量高達3077.6萬,共有1.8萬網友參與討論,相關視頻片段在網絡上同樣獲得三千多的點擊量。這一設計不僅避免了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參與情緒被打斷,而且給予了粉絲一個表達情感的平臺。
不僅如此,本屆金鷹節開設的微博話題更是用微直播全程和網友進行互動,調動網友參與的積極性。以#第十屆金鷹節頒獎晚會#這一話題舉例來說,主持人分別在10月9號晚和10月10日晚22:22發布關于@李易峰等相關明星在頒獎晚會上的座位標簽,并邀請網友猜主辦方是如何排座位的,這樣看似簡單的兩條微博卻分別獲得3084條評論、1670條評論。這樣具有趣味性和選擇性的互動設置容易讓網友參與,更加容易對粉絲們形成強烈的吸引力,成為了電視節目互動的新玩法。
除卻以上互動方式,還有移動社交APP如湖南衛視“呼啦”、東方衛視“哇啦”等,能讓電視觀眾與節目或劇集進行互動;類似微信搖一搖的“內嵌聲印碼技術”,用聲音流連接互動,解決屏幕二維碼掃不上的問題。凡此種種,莫不以科技進步為基礎和動力,由此也帶動了產業創新探索及社會需求的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