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凈植
(鄭州科技學院,鄭州 450064)
小城鎮的含義是一個正在開始從鄉村型的社會向著多種產業并存的現代化城市轉變之中的過渡性的社區,在城鄉之間,相對來說地位比較特殊。總結起來,對于小城鎮概念的解釋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情況。廣義含義的小城鎮是指包括了20萬人口以下人口的未設市的大城鎮、國家批準的建制鎮和還未設鎮建制的鄉政府所在地的集鎮(鄉集鎮)以及集市貿易的集鎮。狹義的小城鎮概念是縣城以下建制鎮與集鎮。鄉與鎮是同級的行政單位,那么,區別在于它們規模的不同,主要有總人口、非農業人口、街區規模和其他經濟社會指標等等。相對來說,鎮的規模比較大,人口較多,非農業人口的比率高,工商業比較發達。
小城鎮的發展對于促進一個地區的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加速剩余勞動力轉移,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小城鎮不可逾越的必然階段。那么小城鎮的發展狀況可以反映出某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城鎮化發展程度。在一個區域內發展滯后的小城鎮,不管是大工業還是中心城市區如何的發達,如何的現代化,也不能夠說這個地區的城市化總體水平已經達到了某種高度。從許多資料中可以發現,從20世紀30年代起,特別是在戰后60—70年代中,發達國家對小城鎮的發展關注不低于對城市大工業發展的重視,發達國家調整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加快小城鎮建設。
有些地方并不是按自身的實際條件和需求,而單單是按照行政區劃與管轄范圍盲目建設小城鎮,如此造成了資金與土地的嚴重浪費。有些地區的鄉鎮設置得十分密集,鄉鎮之間相聚僅僅幾公里,產業結構和區位優勢基本相同,甚至有的一味的追求發展道路經濟,大搞道路兩側建設,結果只會造成鎮區結構狹窄,根本不可能有效發揮小城鎮的自身優勢。特別是在一些欠發達區域很多縣市的小城鎮郵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十分落后,街道僅用于擺攤設點,傳統的面貌并沒有得到徹底改觀。
事實上,發展小城鎮不僅僅是蓋樓、修路、搞基礎建設,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在搞好硬件的基礎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教育事業,提高農民的生活品質,改變農民的消費方式。另外,小城鎮建設中,忽視如今的民族文化傳統的現象也特別嚴重,沒有找到自身發展的道路。以蘇州市為例,在發展自己城鎮化的同時,保留原有的古代建筑,構建獨特的發展模式。我們要借鑒其成功的經驗。
目前,河南省小城鎮的建設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是資源型與初、淺、粗加工工業產品相對多,深、精、細加工工業產品相對少;二是生產設備比較落后,不僅耗材耗能多,而且產品檔次、水平與質量很低;三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居多,技術密集型企業較少,新技術工業更少。那么,這種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導致的后果就是產品質量低,在市場缺乏競爭力,往往給稀缺的資源帶來了極大的浪費。另外,小城鎮也出現不合理用地結構,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耕地不合理使用,浪費嚴重等問題。
在小城鎮的發展布局中,一是要關注小城鎮中的落后的觀念。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規劃不合理、建設起點低、標準低,要大力的改變過去的這種模式。我們不能一味地以傳統觀念和固定的思想模式來發展小城鎮。二是要注意規劃小城鎮發展的科學性,要與時俱進、各有千秋。小城鎮的發展要做到科學合理,發展有序,實事求是,著眼于未來,特別是在工業區、商業區、生活服務區等區域以及周邊道路的布局,要根據自身的自然環境科學布置。三是要注重規劃的遞進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從上到下,從省到鎮每個層次都要制定出符合自己的科學的規劃策略,做到服從于市場的規劃策略。小城鎮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同時,要與大中城市的發展結合起來,做到分布得體。
在小城鎮的發展過程中,應合理開發,統一規劃。在資金的問題上靈活多變,除了政府的財政補貼,尋求投資,也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高質量、高效能、高層次、高標準地建設基礎設施,以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為依托,在小城鎮的規劃、設計、施工中進行專業化協作,以便有效地發揮優勢。在外資進入的同時,也要讓外資得到同樣的收益。加快基礎設施的同時要加強小城鎮道路、供水、排水、供氣、電力、電信、綠化等方面的建設,尤其是給環境帶來污染的的污水和垃圾的處理。小城鎮當中的綠化應該注重總體和部分相結合,注重好整體的布局。重點道路兩旁的綠化帶和小區的環境構造,在條件較好的城鎮還可以適當的建設小型公園,在綠化面積上應該及時增加,人均的綠化面積要超過城鎮的綠化面積。同時,在搞好綠化的同時也要做好配套工程,如敬老院、學校、幼兒園、市場、停車場等建設,改善農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增強小城鎮自身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不僅要在綠化數量上得到提升,還要注重小城鎮整體的景觀設計,把小城鎮的品位整體提高,在小城鎮中心、進出城鎮這些地方應該著重設計以及園林綠化規模的建設,讓小城鎮在空間上呈現和諧統一、美觀大方的形象,環境上升到新的層次。
河南省小城鎮的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各自的自然條件和經濟基礎都不盡相同,城鎮化的類型也都不相同,不能互相照搬照抄。因此,小城鎮的發展應采取不一樣的途徑。一是在一些邊緣的小城鎮應該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通過產業的互相補充,各個聯合來推動城鎮化進程。形成優勢互補的帶狀企業。二是在具有地理優勢的小城鎮中,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基礎設施建設。依靠工業化的企業來加快城鎮化進程,建設出以小城鎮為核心的市場規模,以此來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實現城鄉的完美結合。三是對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地區以小型企業來帶動工業化的發展,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完善,人口眾多,管理水平高的中心城和中心鎮,以此來提高城鎮的產業集聚功能。在河南省的東部和南部這些偏僻地區小城鎮的發展,基礎建設和文明建設要一起進行,借助京九鐵路開通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教訓,利用大城鎮積極扶持其經濟的發展,為城鎮化創造條件。
解決小城鎮建設資金的問題不僅是我國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問題,要積極吸引外資,讓資金自由流動,多元化發展,也要在政策上支持。一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重點建設學校,醫院,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吸引外資,做好利潤分成,投資方,歸誰所有,誰經營,誰盈利,也可轉移經營權,讓有識之士管理。二是組建小城鎮房地產開發公司,學習先進的城鎮發展模式進行規劃,所有權適當的轉移,這不僅是有利于村民,也有利于鄉鎮發展。三是小城鎮的政府建立良好的稅收制度。四是省政府要從投資得到的稅收當中抽出一部分為小城鎮進行下一步建設所用。同時,要把貸款政策傾向于小城鎮,利率方面給與優惠政策。國家和地方財政可給予支持,特設建設資金項目為小城鎮進行融資,為小城鎮建設創造良好的資金條件。
[1]夏保林.中原地區城鎮化的根本道路[J].經濟地理,2010,(5).
[2]陳修穎.小城鎮整理中國農村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J].區域經濟,2011,(1)
[3]曹俊坡,趙自芳.河南省城市化水平滯后的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議[J].決策探索,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