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黑龍江辰能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 150090)
針對審計工作的監管而言,國外的做法一般是民間監督管理為主,并且通過一定的法律約束來保證這項工作順利開展。比如,就拿美國來說,其業內監管者就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它的所有工作都受美國證交會(SEC)的引導,SEC對AICPA制定的相關政策可以進行否決。這一點和我國有所差異。目前我國政府在評價審計質量的時候占據了主導地位,當然這也和我國的具體國情有關;而中注協、證監會以及財務部也會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他們的具體職責分工如下:針對注會行業的平時管理以及年度檢查而言,主要由中注協負責;針對事務所的監督管理以及相關違規處罰,主要是由證監會來負責;針對行業的發展計劃制訂而言,主要是由財務部門負責。因此,想要讓整個行業的執業質量得到提高,就必須規范事務所的日常行為。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中注協每年都開展了執業質量審核工作,當然這也可以看作是官方評價。中注協在評價過程中使用賦值于各個指標,之后加總求和的方法,把事務所加總求和的總分的高低作為判斷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替代指標。這樣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實用性。然而客觀地說,這種方法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選取的評價指標沒有很全面,而且在對他們賦予權值的時候也欠缺合理性,因此,這套評價體系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與此同時,針對評價方法以及評價標準而言,世界范圍內的研究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建立了相應的評價體系。不過我國的相關評價方法以及評價體系都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指標不全面、實用性差等。所以,評價的方法以及標準自然成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審計評價標準的優劣,對于評價結果的好壞有著重要的影響。指標體系主要是由大量相互之間有關聯的指標組成,可以說,這些指標能夠對評價對象作出相當全面的反映。所以,在制定評價指標的時候必須把影響審計質量的所有原因都考慮進來,也只有通過全面的考慮,才可以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由于需要進行真實反映的對象是事務所,而評價結果是其審計質量,所以,針對某個項目的單獨評價不具有整體意義。針對這個問題,在制定評價指標的時候必須把影響審計質量的所有原因都考慮進來,也只有通過全面的考慮才可以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目前,我國大部分評價體系的指標都是從業務收入、從業人數、處罰和懲戒方面入手來評價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體系指標選取不全面。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體系需要具備兩個要求。第一個是科學合理性。由于審計質量的評價過程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在確定評價指標的時候一定要全面考慮,同時使用適當的方法把這些因素量化以便于后續計算。第二個是實用性。科學合理且實用性較強的評價體系應當包含以比較全面的基本內容,才可以保證評價結果說服力更強?,F階段國內事務所的審計質量評價體系存在指標選取不全面、權重賦值不夠合理、缺乏實證檢驗等問題,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評價體系并不完善。
毫無疑問,資本市場是會計事務所的主要服務對象,審計師工作的核心內容就是上市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處理。當前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才剛剛開始,所以,企業的股東以及債券者對審計信息的需求程度比較高。針對股東而言,不管是何種類型的企業,缺位問題都十分突出,所以董事會幾乎完全由大股東操控。由于大部分小股東的投資周期較短,因此,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根本沒有考察審計信息的意識,所以,主要還是企業的大股東以及債券者對審計信息的需求程度比較高。銀行是債券人的重要代表,所以審計信息對它們而言比較重要,但由于銀行大部分屬于國有,因此,審計信息的需求并不強烈。綜上所述,監管部門是審計信息的主要需求者,當然也能夠把這種需求看作是政府引導的必要條件。正是因為審計信息的需求程度并不高,因此,評價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工作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嚴重的滯后現象。與此同時,事務所的審計過程評價并沒有及時地進行,很多時候都是在審計結束后直接由中注協進行評價的,并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會計事務所審計質量的真實現象。
任何盈利性質的組織都會對成本高度重視,事務所也不例外,他們追求的共同目標是經濟效益最大化?,F階段國內的審計行業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它們在應用成本效益原則的時候過于片面,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性,甚至有些事務所盲目的追求高利潤,為了高額的利潤而減少必要的審計程序用來降低成本的投入,導致審計質量都無法保障,評價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體系沒有得到更好地完善。另外,因為市場競爭壓力過大,大部分事務所會通過壓價的方式來贏得更多的客戶,這樣就會使得收益明顯減小,為了彌補這一損失,往往就不會花費更多的成本來保證應有的審計質量評價,甚至可能放棄審計質量的評價。
毫無疑問,審計質量和審計環境密切相關,在特定的時間以及空間下,所有和審計過程有關聯的行為或者事物都受審計環境影響??紤]到我國目前的具體國情,應當對審計環境引起高度重視。由于我國的審計行業良莠不齊、競爭無序,并且處在供給需求十分不平衡的狀況下,企業委托事務所來完成審核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對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而是過多地關注事務所能否為企業提供一定模式的審計報告,因此,很大程度地忽略了審計質量,如此會帶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給了會計事務所工作者更多應付了事的機會,進而使審計質量得不到保證。
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制度實際上就是一種管理措施,因此,事務所的審計質量以及風險控制能力都和它有很大的關聯。除此之外,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控制能力以及風險控制能力還會很大程度地受到它的牽制。因此,只有在事務所的內部管控機制比較完善合理的條件下,才能保證事務所的發展穩定健康。就國內事務所目前的狀況來看,其自身內部治理出現的主要問題有:(1)股權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因此常有一股獨大的現象發生;(2)勞動量和回報率出現較大偏差,因此分配制度也存在嚴重問題;(3)管理層沒有控制觀念;之后,職工比較缺乏深造培訓的機會,使事務所的整體員工素質上不去;(4)內部文化氛圍較差,因此,導致其工作的目的性不強等。
法律是約束和管制執業行為的強制手段,它對保證審計質量起到了制度層面上的強制作用。但法律作為制度,其本身存在漏洞,而且法律監督效率并不一定高。而職業道德正可以彌補法律制度的不足,它在思想意識層面對審計師的行為起到了良好的指導和約束作用,也是審計師在執業過程中自愿遵守職業標準、客觀公正評價財務信息的思想保障,所以,有必要加強對審計師的執業道德培養。
內部管理制度影響著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和發展壯大,故而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事務所內部管理制度,事務所在人事管理方面要尤其要注重合理設置機構、科學的進行明確分工以及設立健全可行的獎懲制度。在財務管理方面務必設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資金并要合理地進行收益分配。在道德管理方面,事務所的管理層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以引導員工的正確行為。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進入門檻較低,會計師事務所數量眾多、良莠不齊,導致審計市場上低價攬業問題嚴重。這不但擾亂了審計市場的運行秩序,也導致了會計師事務所的服務質量不斷下滑,更糟糕的是會嚴重阻礙事務所聲譽建設的步伐,使整個行業遭受社會的質疑;事務所經營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僅導致了會計師事務所的滅亡,也破壞了審計行業的發展環境。審計質量建設不但可以幫助事務所發展壯大,還可以凈化行業競爭風氣,將審計行業引向健康發展的道路上。
[1] 錢光明.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相關問題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2,(18):60-62.
[2] 劉媛,楊藝林.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3,(18):127-128.
[3] 王曉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研究[J].商業經濟,2013,(4):95-96.
[4] 楊柳.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3,(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