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山東省昌邑市下營鎮辛莊小學)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但寫作教學卻整體不盡如人意。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是令師生頭疼的內容。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內容空洞、詞語匱乏,缺乏真情實感,缺乏新意與創意,千人一面,整體寫作水平低下,而且還讓學生逐漸喪失了寫作的激情與動力。讓學生愛上寫作,樂于寫作,學會用文字來表達真情實感,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策略淺談如下幾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意識低,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如果教學生動有趣,自然就可以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以活躍的思維參與到教學中來;相反如果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就會產生消極怠慢情緒,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熱情與思維狀態。可以說興趣是打開學生寫作之門的鑰匙,沒有興趣的寫作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抑制學生的思維,不僅無法寫出優秀的文章來,還會讓學生對寫作、對寫作失去信心。激發與培養學生寫作興趣,這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先決條件。
1.以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愛語文教師自然也會對語文學科、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正是親師所產生的積極效應。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良好教師形象的塑造,以此來拉近師生關系,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與喜愛。教書育人,要知道教師既是學生知識的領路人,更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肩負著開發智力、啟迪心靈、陶冶性情、提高情感的重要責任。教師所展現給學生的不能僅僅是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還要表現出對學生真切的情感,彰顯教師獨特的人格魅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更能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可以縮短師生距離,讓教師能夠進駐學生的心中。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與喜愛,學生自然也會將這種積極的情感轉移到寫作中來。
2.以優美感人的文章來吸引學生。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教師都要充分運用有感情的朗讀或是配樂朗讀等來向學生展現文字的無窮魅力,體現文字中所包含的真摯情感。這樣在學生眼中,文章才不會成為文字的簡單機械堆砌,閱讀不是就文字膚淺的讀,寫作也不是詞語的疊加;而是可以讓學生透過表面,深入文字來深刻地體會文字所包含的真摯情感、深邃意境,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高大,等等。讓學生看到文字是自我表達的一個重要形式,這樣自然就可以改變學生的寫作觀,能夠激起學生對寫作濃厚的興趣。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對于學生來說,要想烹出寫作這道“美食”,首先就必須要有“食材”。而學生難寫作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內容可寫。閱讀并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與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作者對生活的再加工與再創造。對此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見聞,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沒有內容可寫的瓶頸問題。
1.在活動中體驗生活。小學生年齡小,雖然身處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之中,但并沒有過多的生活感受與體驗,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在豐富的生活中來豐富生活體驗,這樣才能讓學生頭腦中的素材日益豐富,從而在寫作中可以信手拈來。為了讓學生產生更深刻的見解與感受,我們要引導學生多參與各種活動,學生親身參與,這樣才能產生真切、深刻而獨特的感受。如和父母一起去購物、訪友、旅游,與同學們一起春游,參加學校的朗讀大賽、拔河比賽等文體活動。這些豐富的活動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親身活動中來獲取更為直接而真切的感受。這些都可以運用于寫作之中,解決學生沒有內容可寫的難題,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的寫作更真實更感人。
2.用日記來記錄生活。日記形式靈活,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日記來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樣就可以將學生所親身經歷的用文字來存儲于頭腦之中,這樣更能形成持久的記憶,也可以成為學生美好生活的回憶。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寫日記,對篇幅與內容不做過多的限制,只要是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就可以。這樣長期積累,就可以讓學生學會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從而為更好地進行寫作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日記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的另一種形式。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而寫作則是語言的輸出,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根。通過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學會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受。
1.課內閱讀學方法。教材所選取的文章具有很強的典型性與代表性,正是學生學習閱讀與寫作的最好例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機械地進行程序化講解,而是要帶領學生展開主動的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將文字還原于真實的生活畫面,這樣不僅可以將文本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獨特的感受與見解,實現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還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這些文字的精練與巧妙,能夠學會用靜止簡單的文字來表達真摯的情感,塑造鮮活的人物,描述感人的場景。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教材的示范作用,不僅要讓學生講清講透,更為重要的是要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展開有效的閱讀,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寫作水平以及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2.課外閱讀求發展。課外有著更為寬廣的學習空間,新課改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質與量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用課內所學到的方法來展開積極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來不斷增長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樣更加利于學生的文化積累,更加利于學生豐富素材的積累,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高。
總之,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可見成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與內化的過程,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有細心、有耐心、有恒心。以先進的教學思想來武裝頭腦,以學生為整個教學的出發點,切實從學生的角度來對寫作教學進行全面調整與改革,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素材的積累與語言的內化,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展開快樂而主動的寫作,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高。
[1]高桂霞.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22).
[2]劉峰.淺談閱讀與寫作.新課程學習(下),2014,(07).
[3]蔣小琴.走進生活寫作文——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