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彥
(河北省平泉縣臺頭山鄉高杖子明德小學)
信息能力已成為人們在當今社會中得以生存的重要能力,信息時代要求人們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提高,信息技術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因此應將信息技術教育貫徹于中小學的課程中。目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搞好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對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
目前看來,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最嚴重問題就是教育經費的短缺,從某種程度上看,教育經費的不足將直接導致農村計算機設備的匱乏與落后。新形勢下,小學信息技術的課程知識在不斷豐富與拓展,而農村小學的很多計算機設備不能夠滿足當前學生信息技術教育的實際需要。
硬件設備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時,課時的不足不僅會影響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對于一些硬件設備完善、師資力量好的農村小學而言,每個班級的信息技術課往往是一周一次,而在一些比較落后的小學中,信息技術課往往是兩周上一次。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的知識連續性十分緊密,對于廣大的小學生而言,短短的45 分鐘,不僅要學習相關的理論課程,還需要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實踐操作。一周一節的信息技術課相對來講是比較少的,如若一些小學中兩周上一次信息技術課,那么課與課之間的間隔時間過長,學生的知識非但得不到鞏固,而且還會形成學什么、忘什么的現象。由于信息知識的連貫性,很多的信息技術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幫助學生回憶一部分學習內容,必然會占用課堂的時間,長此以往下去,教學進度跟不上,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當前,小學生所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十分繁雜,小學的信息技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統一的教學模板。因此,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老師在授課時,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很多程度上是由教師進行自主發揮的。教學實踐表明,缺乏統一的教學模板是影響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農村的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大多是由非專業老師兼任,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與系統性的培訓使得很大一部分信息技術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語文式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不適應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如若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那么將會影響農村小學生未來的發展。
目前,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將計算機作為打游戲與上網的工具,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上他們總想著打打小游戲或者上網聊聊天,真正將心思用到計算機知識學習上的學生不多。農村小學中的一部分老師也存在對信息技術課不重視的現象,由于老師的不重視,往往會使得計算機課程被忽略,計算機信息技術也不能發揮其作用。信息技術老師如若對此課的認知不高,那么會使其他學科的一些老師占用信息技術課,這樣一來學生更學不到實際性的東西,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會被嚴重挫傷。
研究調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是感興趣的,但由于當前農村小學中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教學感到不滿意。事實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停留在他們已掌握的技能上,對于未知領域的學習興趣相對比較低。因此,需要廣大的信息技術老師提前做好準備,了解學生所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并將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與實際的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達到寓教于樂的目標。小學生的好奇心往往比較強,遇到新事物時,總喜歡問“為什么”,因此,信息技術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此種心理狀態,為小學生多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以及探究性的問題,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得廣大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從而為提升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計算機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會有很多的要求。針對當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式單一化的特點,農村小學的計算機教學方式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由于農村教學環境的限制與經濟發展程度的差別,適用于農村小學的計算機教學方式有學生主動探究式、老師詳細講解式以及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等等,這些教學方式對農村小學而言是十分適應的,教學效果也是明顯的,因此廣大的農村信息技術老師應將此類教學方式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將其真正落實到實處。當然,每一種教學方式各有其特點,我們不能簡單的判斷一種教學方式的優劣,需要信息技術老師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環境與學生的個性特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
學校必須多渠道的籌集資金,鼓勵各級政府、學校以及相關的企業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進而為確保農村小學計算機設備的配置提供條件。學校除了為學生開設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外,還應將學校的機房對全體師生開放,一方面為師生課下查閱資料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收取適當的上機費,用于支付機器的維護與維修費用。另外,學校還應積極尋求一些企業的贊助,鼓勵企業多多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首先學校應明確計算機老師的主要職責是做好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同時充分發揮計算機老師的作用,還需要學校領導與其他代課老師的配合,在平時的教學環節中不應該給計算機老師太多的輔助性工作,使計算機老師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農村學校的計算機老師本來就比較少,因此學校更應該將計算機老師重視起來,同時計算機老師還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開展第二課堂,滿足那些學有余力而又對計算機充滿興趣的學生的需求。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天所形成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與具體的教學實踐,積極尋求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正在發展的農村小學信息技術積累教學經驗,從而使得信息技術這門課能夠更好的服務農村小學生。
[1]劉懷豹.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新課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