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喜
(北京鐵路局天津職工培訓基地)
CBE 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的縮寫,可譯為“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概括起來就是以教學目標為基點,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所具備的全部能力,是近年來流行于國外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CBE 對職工教育最大的貢獻就是打破了以往學科本位的課程體系。其課程模式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以職業能力作為教育的出發點,根據職業的綜合能力和專項能力開設課程,不以學歷或學術知識體系作為教育的基礎。
(2)實行模塊教學,學員自主選擇學習模塊,重視學員的自我學習和自我評價,這有利于實現學員在受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的現象。在CBE 模式中,教師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管理者,負責提供學員所需的學習資源。
(3)靈活多變的課程設置。因為CBE 是緊扣崗位要求開設課程的,能夠隨著崗位情況的變化而調整課程和教學方式,這樣就可以使不同起點、不同要求的受教育者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取舍,所以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我們鐵路目前要求的職工培訓應主動適應、主動服務于生產的目標相吻合。
1.教學結構不合理。長期以來,鐵路企業培訓方式還是沿用傳統的老辦法,以教師、路局規定的教材和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方式,學員更多是作為客體,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員就學什么,培訓載體也是以教材為主,課堂師生互動少,多媒體教學形式多為PPT,是一種借助外力和灌輸式的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員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不可能達到提高學員素質的作用。
2.考核方式單一。考試方式大多偏重理論考試,往往以一張試卷評定結果,不注重行為過程的考核,忽視對職工實際工作能力及工作成果的考核。比如說:“工務的曲線撥正”這個工作項目,綜合能力可以認為,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因為有較復雜的計算公式),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因為線路上曲線撥正的操作很復雜),需要一定的讀圖能力(因為室內計算需要按圖紙辦事),需要一定的協調能力(因為現代企業需要與人合作的能力),這樣可以分解出很多能力來,哪一些屬于綜合能力、哪一些又屬于專業能力,如何區分,分出綜合能力來后,又怎樣考評,目前路局還沒有相應的考核機制,很多情況還是以傳統筆試為主,考核方式單一。
3.教學計劃及教材滯后。目前從工務、電務和供電等系統上到路局、下到站段,針對不同工種、不同作業情況制定出來的教學大綱和培訓教材,寥寥無幾,而且現有培訓教材多數內容也已陳舊過時,沒有及時隨著鐵路規章的變化進行修改和更新,教師培訓起來無資料可查,只能是憑借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現行的規章制度,搜集一些培訓資料作為培訓內容,特別是隨著高速鐵路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穎適用的多媒體教材匱乏。
1.創新培訓理念,注重應變能力。實施CBE 教育模式,可實現提高能力和增強活力兩大培訓目標。能力是由知識和技能組成,可以通過傳授性培訓得到提高,而活力是指一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不是單純依靠簡單的培訓就能解決的,需要樹立新的培訓理念,需要用人單位各種激勵機制并將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培養理想、鍛煉意志等活動融合在一起。傳統的培訓大都僅限于崗位培訓,著重眼前,注重知識傳授,以通過考試或考證為最終目標。知識是能力的重要基礎,但不是決定因素,知識并不等于能力,而是需要通過培訓活學活用,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要通過培訓使廣大職工更新觀念,保持對使用設備變化的警覺性和靈敏反應,提高快速應變能力。
2.轉變教育理念,注重師資隊伍。CBE 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課堂教學經驗,還要精通技能知識。教師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為自己“充電”,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適應目前鐵路改革發展的各種變化與挑戰。為了獲得實際技能,就需要培訓教師有參加鐵路一線實踐鍛煉的機會。北京局人事處、職教處在2014 年已經組織了局屬三個培訓基地兩批次,多名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有針對性地到一線站段進行實踐鍛煉,有效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授課水平。
3.改變培訓理念,注重教學對象。CBE 模式重在以學員為主,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灌輸教學知識,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精講多練,突出重難點知識。教師從課堂的主角位置退下來,定位于學員的合作者和引導者,鼓勵學員去進行探索性學習。CBE 模式對以往違背能力教育及束縛學員實踐能力發展的陳舊模式做出大膽的否定與革新,這就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改變教法,為職工構建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促進職工綜合能力的發展。比如在開展工務、電務和供電等系統職工適應性培訓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突出能力結構,切實抓好本工種崗位“必知必會”和操作技能培訓、“四新”知識和非正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培訓,不斷提高職工基本作業能力、事故防范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
4.加強培訓管理,注重考核評價。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和安全生產,不能為了培訓而培訓,也不能孤立地看待培訓。一是培訓要與獎勵掛鉤。培訓要與職工的發展、漲薪、提職和調配等相結合,形成一個以目標激勵為先導,以競爭激勵為核心,以利益激勵為后盾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培訓效果得到迅速全面的發揮,才能營造前有引力、后有推力、自身有動力的氛圍,才能促進職工的全面培養和開發。二是開發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目的是為了使用,而使用的過程又促進了開發。職工培訓要以能力培養為目標,完善各類人員崗位培訓規范體系,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開展培訓工作,實行“考培分離,以考促培”和“以賽促培,選拔人才”的制度。三是各部門相互聯系。培訓部門要與勞人、安全、技術等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實現培訓與職工發展規劃的“無縫對接”,對每名職工進行有系統、有計劃、有目的地開發和培訓。四是建設人才儲備庫。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儲備庫和專項獎勵基金,實現技術人才的薪酬待遇與職業技術等級和崗位績效掛鉤,將職工參加培訓的評估結果作為其上崗、轉崗、定級、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使職工真正做到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學習的積極性。
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對鐵路職工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找出適合本系統的培訓方法,培養出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擺在我們每個職教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新的培訓模式我們不能盲目追求,也不能置之不理,只要認真研究,吸取精華,將CBE 這種培訓模式嫁接過來,使它能夠真正適應鐵路的培訓實際,必然會促進鐵路職工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