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富
(河北省盧龍縣中學)
數學教學的歷史是一條連綿的長河,繼承傳統和發展創新是它永恒的課題,而發展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超越昨天。為了改變學生一味被動接受知識、缺乏自主學習的狀況,將教學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轉移,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任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歸根到底都與創新有關。科技的創新,不僅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且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文化的創新,不僅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且促進文化的繁榮。若沒有了創新,我們就失去了追尋真知的可能,因為創新的對真理的發展;若沒有了創新,我們就不能在變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創新是對實踐的推進;若沒有了創新,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凋謝枯萎,因為創新是文化的源泉與動力。不僅如此,創新還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的,只有創新,才能每日“新”,才能提高社會生產力,才能讓文化與時俱進,才能提高國家在國際上的綜合地位。
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能力,而創新型人才需要靠創新教育來培養,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搖籃。數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最合適的學科之一,因為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它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思維素材,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因此,數學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沃土。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一個人思維發展的水平標志著他智力的高低。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沒有創造性的思維就不會有創造性的行動。因此,教學中應積極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特別是創新思維。作為當代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除了要改變教育觀念使用培養創新思維方法外,還應該結合數學本身的特性和教學特點。
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創新教育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強調學的主體意識,突出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將教學的重心和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上來。
數學學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嚴謹的邏輯性,結論的確定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決定了數學學習的難度。數學的難度往往使學生視如畏途。而數學興趣的培養是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自覺性與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它不僅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還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努力地去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成為創新思維的動力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選取通俗生動的事例,采用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更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強調,高中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要用好用活現行教材,著眼于創新素質的培養,把陳述性知識轉變為探究性的素材.由“傳道、授業、解惑”型的老師向“迷惑、激勵、求知”轉換.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為學生“解惑”,有時甚至需要“迷惑”學生,把學生引入“歧途”,然后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出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探究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時,可以創設如下師生活動情境來探究判定定理:請同學們拿出一塊三角形紙片,過三角形的頂點A翻折紙片,得到折痕AD,將翻折后的紙片豎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與桌面接觸)。
(1)AD與桌面垂直嗎?
(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與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3)如果不經過A點能否得到折痕DE與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4)如果我們把折痕抽象為直線,把BD、CD抽象為直線,把桌面抽象為平面,那么你認為保證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條件是什么?
(5)將紙片繞直線AD(點D始終在桌面內)轉動,使得直線CD、BD不在桌面所在平面內。問:直線AD現在還垂直于桌面所在平面嗎?
(6)根據試驗,請你給出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又離不開教師事先精心設計的教學程序和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講授得很少,但是對學生建構學習的幫助卻很大,充分體現了教師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
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開展探究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 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通過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開展討論,這有利于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另外,數學來源于實際,還要應用于實際,解決實際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實踐活動。因此,要加強解題方法和思維規律的指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而發展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
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與教師一起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來,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如學習一個重要定理,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定理的條件和結論,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認識定理證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運算和推理技巧,關鍵還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質。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啟迪我們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的根據。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時要會聽、會想、會說、會寫,這里關鍵是個“想”字。因此,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數學素質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所在。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創新意識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不僅成為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作為新時代的數學老師,我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的思維在我們的課堂上自由地飛翔,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我們的課堂上迸發出火花。創新教育,將是未來數學教育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