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亞軍 韓 揚
(吉林省舒蘭市特殊教育學校)
手是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用和創造工具的工具,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通過手的運動,可使嬰幼兒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和聯系、知覺的完整性和具體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智障兒童由于大腦損傷造成諸多肌體發展問題,如精細動作發展不良、空間知覺不足、手眼協調能力差等,長大后不能掌握穿衣服、系鞋帶、疊被子等精細動作,導致智障兒童生活發展遲緩。所以,運動缺失的智障兒童精細動作訓練是智障兒童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促進智障兒童手眼協調有著重要作用。在智障兒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創造條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掌握抓、握、拍、打、叩、敲、擊打、挖、寫、畫等動作,培養精細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提高手眼協調能力,為將來的生活自理打好基礎。
手指操康復操作技術難度系數低。專業性較強的康復手段都存在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必須掌握專業的技術手法,具備專業資格,并且擁有專業機構頒發的技術資格證。目前,特殊教師大多不具備專業資格,智障兒童康復課存在著技術醫療隱患。手指操相對操作技術難度小,專業性不強,較易掌握。并且大多數的康復手段需要康復設備輔助,受空間、時間條件限制,不好普及,家長難以操作,而手指操是一種簡單易操作,是容易普及的康復手段。
手指操是一種醫療技術低風險的運動康復手段。肌體康復手段大多存在安全隱患,涉及到復雜的生理學和衛生學知識,由于技術不佳,手法不準造成運動康復損傷的不乏實例。每年康復教師培訓機會少,而且培訓費用大,參加培訓的教師名額有限,遠水不解近渴,難以解決特教教師康復課技術難題,很多教師有畏難情緒,或者康復課上“手下留情”偷工,致使學生康復效果遲緩。手指操卻可以輕松回避安全隱患,為學生、老師、家長減輕康復壓力,輕松上課,操作到位,使得智障兒童康復效果很好。
手指操具有游戲療法和音樂療法的雙向康復目標。英國教育專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弱智兒童開發智力的第一位有效的方法。”游戲是智障兒童康復訓練教學的重要形式,游戲不僅能激發智障學生康復訓練的興趣、提高身體的活動能力,而且能使智障學生的大腦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促進智障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在音樂背景下有節律的運動可以幫助患兒提高他們的運動協調能力。患兒可以通過舞蹈、運動歌曲及音樂游戲活動來學習或增強對身體各部分的認識和方位概念,歌唱可以引發和促進語言的交流,并刺激語言交流的動機。另外,歌唱和音樂游戲可以幫助患兒學習正確識別或表達情感。音樂對身心殘障者,“可以提供自身刺激,做到注意力集中訓練,甚至可作為動作反應、敏捷訓練,促進身體機能協調的訓練”。基于智障兒童多動、敏感于游戲、音樂的思維品質,手指操在智障兒童運動康復上具有雙向目標的絕對優勢。手指操形式多樣,結合歡快的音律,動聽的故事,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家長、學生易于掌握,樂于堅持,康復效果好。同時,手指操歡快的音樂和故事情節,能夠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手指操便于不同程度、類別的智障兒童在校園內康復訓練。首先,自閉癥、多動癥、腦癱兒由于智力障礙程度不同,行為能力各異,感覺遲鈍、肌肉活動不協調、動作笨拙、反應遲緩,情況不一。需要訓練器材輔助的康復訓練手段很多,學生難以操作,師資力量薄弱的縣級市特教學校康復課上康復教師數量少,難以達到康復訓練教師配備要求,所以大多數康復訓練手段技術難度高,雖然效果好,卻難以實施。針對于肢體協調性不同條件的學生,編制不同難度的手指操,為不同程度的智障兒童運動康復量體裁衣。課堂、課間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手指操訓練,由于可以編排舞蹈、歌曲、故事等形式。對于中、重度智力障礙運動缺失康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重度智障兒童往往被忽視成課堂教學旁觀者,而簡單的手指操可以作為教師分類教學的手段,填補了啟智教育綜合課課堂的教育空白。
手指操在教學內容中效果好。智障兒童由于智力所限,他們的學習持續性較短,記憶力較差;領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學習新內容困難,而且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如果教師根據智障兒童接受能力,把教學內容巧妙的融合在手指操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手指操作為啟智教育綜合課的載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學會教學內容,肌體協調能力得到鍛煉,心靈得到培養,能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開發。手指操成為化解教學難度、緩解學生疲勞的利器。
手指操是智障兒童家庭康復訓練的法寶。手指操對于智障兒童家長也是一個便于操作的康復訓練措施。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手指游戲的過程,也是一個親子交流的互動過程。把手指操傳授給智障兒童父母,兒童在學校學到的手指操在家中加以實踐、運用。家長做好記錄,老師根據反饋的情況,及時調整內容和計劃,并對學生的微小進步及時給予表揚,真正實現培養學生手腦康復訓練的家校合力效應,保持學校的康復成果免于流失。
總之,智障兒童缺失手部運動精細以及手部運動穩定性,手指操作為訓練智障兒童精細動作的一部分,對智障兒童手指靈活性和手指協調性有重要作用,能夠較好發展智障兒童的運動缺失康復與大腦思維能力,也能夠同時發展學生的交流能力。
[1]手部精細運動與兒童手眼協調能力展.2007 -04 -03.
[2]周泓含.音樂治療在智障領域的應用[J].都市家教,2012,(05).
[3]張美華.談智障康復訓練中的游戲教學.新課程,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