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軼華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王灘鎮常莊中心小學)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獨立或半獨立的學習活動,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線。無論是數學知識的探索與獲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還是學生的數學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體驗,以及學生學習數學情感和態度的取向與體驗,都必須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結合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對具體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來實現的。
有效的課堂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助于學生提高能力。如果我們能遠離形式上的浮躁,多做務實的探索,及時反思,及時改進,我想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級兒童,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對學習材料感興趣。如在教學《求未知加數》時,我創設了“猜撲克牌”游戲情境:第一次,我手拿兩張撲克牌,讓學生猜猜兩張牌分別是幾。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告訴老師他心中的答案。這個情境的設計,不但了解了學生,把握了教學起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學習。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游戲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習的興趣才越濃厚,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這樣,一方面使學生有興趣地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使學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從而處于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欲,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生學習數學主要以接受學習為主,這樣學習的結果使學生的計算能力、解題能力特別強,而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培養。新課標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實現有效學習。
比如,讓學生在直觀操作與游戲中進行探究學習。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在組織學生有效進行學習時要多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我教學“平面圖形的拼組”時,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操作:“說一說”,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圖形說出它們的名稱,以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數一數”,在數的過程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 條邊;“量一量,比一比”,是在量和比的過程中,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擺一擺”,請學生用小棒擺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進一步加深了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通過上面系列活動,讓學生口說、手動、腦想、眼看,調動各種器官協同活動,使學生在親身操作中自行發現、思索、領悟、抽象概括。這樣,不僅學會知識,還學會了如何獲取知識,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益。
有效教學的理解對知識技能的鞏固固然重要,但學會學習方法的鞏固更為重要。因此,在學生鞏固學習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學生自己整理學習內容,是以教師組織學生回顧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為主,可以通過“學了什么內容?這些內容里有哪些知識?這些知識與原來學過的知識有什么異同?”等問題展開,通過整理,從知識結構上幫助學生理解形成知識結構,從積極的意義上促進學生鞏固學習。
學生自己進行小結,是以教師組織學生回顧學生學習過程為主,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可以通過“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如何解決的?”等這類問題展開。通過學習小結,領悟學習方法,發現自己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個性品質上的不足,促進對自己的認識,改進與同學交往中的問題。在鞏固環節讓學生自主的整理與小結學習內容,不僅使學生對于學習到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的概括能力得以提升。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核心是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小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夠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地說出來,在小組中學生有更多的交流機會,鍛煉了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新授內容中有所選擇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所學的知識,有時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在教學《立體圖形的認識》一課時,讓學生組內合作,利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拼擺出你喜歡的東西。通過這樣的練習,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后反思,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如此地潛心鉆研與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重視探究,引導學生求異創新。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應動手實踐、自主創新。
[1]蘭以俊.小學數學課堂常見“低效”現象透析與思考.教育實踐與研究雜志社.
[2]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
[3]劉娟娟.有效教學.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