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育德
(蘭州理工中等專業學校)
當前,培養具有吃苦耐勞精神、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團隊合作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根本性目標。教會學生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讓他們養成產業工人具備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是更加艱巨的重任。
案例1:我校一名教師帶學生去一家企業實習,進入車間后所有的學生都坐在自己的工位前,有一名男學生把一只腳放在焊機上,部門經理看見了,就對帶隊老師說:“這名學生基本的行為習慣都還沒有養成,他不適合在我的企業工作。”而就是這名學生連續兩屆獲得省級技能競賽一等獎。
案例2:我校學生張某,在自己的頂崗實習報告中寫道:“在學校,我們不穿校服、遲到,老師會嚴厲的批評或耐心地講道理,要我們改正,但我們總覺得就為這一點小事說我們有必要嗎?總是無所謂。但在企業就不一樣了,只要是與企業管理條例有關的事我們犯了錯,就和我們的工作、工資掛鉤,我們整天都提心吊膽的。”
上述兩個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學生缺乏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培養,根據我們調查,中職生缺乏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是比較普遍的。而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培養學生的校園文化與管理學生的企業文化脫軌。
當下大多數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都是照搬普教校園文化建設的形式、內容,學校師生在談及自己學校的特點時都是如數家珍,有體育節、校園藝術節,有讀書活動、迎新文藝演出等活動。學校整體環境也與普通中學大同小異,置身于這些學校無法感受到職業的氣息,從校園文化建設的角度很難找到職業學校的特征,與企業文化、專業文化嚴重脫節。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010 年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積極推動優秀企業文化進校園。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引進和融合優秀企業文化,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跨越。加強學校教室環境建設,使之成為職業氛圍濃厚、專業特色鮮明的學習場所。重視實習實訓基地環境建設,通過展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一線的紀律、規范、流程,展示學生在實習實訓中的優秀成果,展示行業勞動模范和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事跡,加強學生的職業養成訓練,增強學生立志成才的信心。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職業意識,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環境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校園環境布置注重體現企業文化特色。例如,我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教室環境評比,要求同專業的班級按企業的標準去布置自己的教室;注重宣傳先進的企業文化以及知名企業家的事跡,把學校廣場建成“企業文化園”,著重宣傳與所開設專業聯系緊密的知名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規范以及行業質量標準;按照企業生產場景布置實訓室,并在實習室張貼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使學生踏進實訓室就仿佛置身于企業生產車間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熏陶。
中職教育有職業性、崗位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要求德育目標注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就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利用德育課這個主陣地,對德育課從教學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改革,增添企業道德規范、企業員工基本素質等新內容,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企業文化專題教育。另一方面要從企業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價值的元素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讓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接受企業文化教育。
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要在傳統學生管理制度基礎上,嘗試建立新的“準職業化”管理模式。緊緊圍繞學生的職業需要來進行制度建設,恰當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例如,“校企合一”的值周制度,讓各班有計劃的參加學校的服務管理、校園保潔,學生“到校如上班,上課如上崗”,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禮貌意識和尊重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構建具有職業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必須在辦學過程中全方位地實施校企合作。例如,我校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開展了“產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的“兩進”,“教師走出課堂到企業實踐,學生走出校園到企業實習”的“兩出”和“經理老總講規劃、專業技術人員講技術、能工巧匠將經驗、畢業學生講體會”的“四講”活動。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讓教師與企業實現“零距離”接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企業文化引入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中就接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聘請合作企業人員和在合作企業做出成就的我校畢業生來校講學,培養學生企業需要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把學生帶進企業的生產、管理的真實環境,提前對學生進行崗位熏陶。
職業學校校園文化活動應更多地體現職業認知、職業情感、職業道德等職業文化,更好地實現與企業文化的互動與對接。例如,舉辦專業技能展示活動,為學生創設就業實踐情境,讓學生在體驗角色的同時,學會交流、合作、競爭,培養團隊精神;組織學生到人才市場、勞務市場單位開展調查,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培養愛崗敬業精神;組織學生深入社區,利用專業技能進行各種電器義務修理,加強勞動觀念教育;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在傳播和實踐企業文化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品質。
總之,中職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要吸收更多的企業文化,要將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內容融入校園教育教學中,使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在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得到體現。
[1]張旭曦.職業學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實證研究[J].職教論壇,2007,(7).
[2]雷久相.推進校企文化對接培養優秀技能人才[J].企業家天地,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