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玲
(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陳莊中學)
如何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相應的進步,達到“大有大成,小有小成”,特別是使那些后進生達到卓有成效的進步,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夢寐以求的理想效果,也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筆者在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只有充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之由“知之”到“好知”,進一步達到“樂知”的境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善于學習,樂于學習,才能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進步,他們的素質有較大的提高。
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分層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可能實現目標,從而激發其學習自信心。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設計各層次練習題,使之都有達標的機會;采用彈性評價,讓每位學生都有所成功,特別是讓后進生經常能有成功的愉悅?!俺删透小睍蟠蠹ぐl其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從而實現教學成績的大面積提高。
將班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各組均有各種興趣愛好者,有好繪畫的,好唱歌的,好朗讀的,好表演的。課前都要求各組對所學新內容作充分的預習。好繪畫的利用簡筆畫畫出各單詞表達圖形、對話內容等;好朗讀的準確地領讀單詞、對話;好表演的作好充分準備,隨時對課文內容進行表演;全組將所學內容總結規律,讓好唱的同學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或順口遛的形式將它唱出或說出。在課前,評出繪畫最好的一組,將其作品作為本節課的教具,并保存;評出總結規律最好的一組,供全班同學參考記憶,課堂上選出領讀最棒的,第二天晨讀,他(她)就是小老師。這樣,將同學們興趣和學英語結合起來,使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同學們不但上課興趣高,課前的預習工作也準備得很充分,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用成就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使其主動、自覺學習,是由“不知”到“知之”的過渡和轉變,起到了調動其積極性的作用。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教師的愛應該灑向班里的每個學生,而不應僅對優秀生關懷備致,對后進生不聞不問。由于種種原因,后進生往往對教師有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對老師時時戒備,處處設防,甚至惡言相向。而實際上,這樣的學生,也有自尊心、榮譽感。古人云:“感人之心者,莫過于情”。只要對其不歧視,加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用愛心澆灌他們干涸的心靈,用愛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相信每個孩子“你能,你行,你成功”,從情感上幫助、支持、信任他們,將成功的信任交在他們手中,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更多的關懷,用師愛去融化他們心靈的堅冰,點燃他們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花,就等于把一縷智慧的陽光灑向學生心中,寒冬臘月也會有三分明媚春光。
特級教師錢夢龍曾經教過一個差班的語文,當時班上極大部分同學不會寫作文。錢老師第一次教學生寫作文,題目是《我的一家》,只提兩點要求:一是題目寫在第一行的中間,二是要分段,家里有一個人寫一段,要大家放手寫。作文批好后發下來了,學生們都大吃一驚,差不多個個都是八、九十分的高分,感到十分意外。錢老師說:“你們的作文都符合老師的兩個要求,當然應該得高分。以后每次作文我都提一兩個要求,只要你們能做到,也都能得高分。大家只管大膽地去寫?!币院笸瑢W們按照錢老師的一個一個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手去寫,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畢業時的語文成績竟超過了原先的優秀班。
用愛心鑄就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學習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是由“知之”向“好知”的飛躍。這樣學生就會因“尊其師”而“樂其道”。當我們用愛心去培養學生自信心時,你會發現,我們每天擁抱的是一個新的太陽。
如果前面的“成就感”和“愛心”只是從興趣和愛好上來激發引導學生的自信心的話,那么要想使學生把這種好的品質定格為一種終生受用的習慣,則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興趣和愛好是會轉移的,特別是后進生常會犯冷熱病,易反復。所以對后進生,僅有愛心是不夠。它還需要細致入微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取得成效。因為后進生也有上進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進步過程中,往往經受不信外界不良的影響而出現反復。而教師對后進生在前進過程中所出現的反復,要以最大的耐心冷靜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鼓勵他們繼續進步,同時,依靠班集體的力量及家長配合進行轉化工作。
一個好老師僅有滿腔的熱情和愛心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不厭其煩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它才是最終造就優秀品質所不可缺少的素質。例如,為了使后進生能聽懂本節課的所學的內容,在上課前,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先將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詳細復習一遍,多舉例子,直到聽懂為止;課堂上,新舊內容結合,輕輕松松掌握新知識;課后要求他們每天必須寫學習日記,記出當天所學知識及相關基礎知識,且每天面批,在面批過程中,引導他們用這些知識點靈活地造句或編寫對話。實踐證明只有做到了持之以恒,誨人不倦,才能真正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使之終生受益。
后進生雖然缺點多,但他們也同樣希望受到師生的尊重和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他們取得進步、獲得成功時,及時肯定、衷心祝賀,借此增強其自尊心,確立其自信心,強化其正確行為,并促使其將這種優勢或進步遷移到其他方面,對后進生提要求須經過慎重周密的考慮,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能產生成功后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使他們更加滿懷信心地去實現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斷深化,將逐步變后進生為先進。
在我的班上有一位成績偏下的學生A,籃球打得很棒。有一段時間他上課時有點心不在焉,此時,我要求同學們來譯一個句子:“A 同學籃球打得很好,是嗎?”我將同學們的正確譯句寫在黑板上,問A 同學:“Can you say it again ?”(你能重復一遍嗎?)他不好意思地重復了一遍。“Very good,you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your basketball.(很好,你的發音和你的球技一樣棒)”,同學們為他的回答和我的贊揚而鼓掌。課后,我了解到,他非常想加入?;@球隊。在我的推薦下,他成了校籃球隊隊員。球場上他表現相當積極,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
總之,筆者在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深深體會到學生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關心愛護和因勢利導,離不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正確原則,更離不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動力。有句話說得好:“外因是變化條件,內容是變化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是的,老師只有精心營造好“愛心、恒心”這個“外因條件”,學生自信心這個“內因”才能更好更快地培養和樹立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講“進步源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