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經濟學校 梁會智
當今企業競爭異常激烈,而競爭的核心是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知識是決定企業能否向前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企業知識創新能力的提高又依賴員工的能力,所以企業要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日常企業運行中重視對員工的培養和訓練,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把重點放在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同時企業也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借鑒西方先進的管理模式對企業進行管理。再者,企業也要重視企業文化,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使員工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構建良好的職工關系,使員工具有團隊意識。整個企業只有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才能夠健康發展。
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以促進知識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員工的培養體系、企業管理體系、企業的文化體系及薪酬體系等,這些體系使整個企業能夠健康發展,形成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外國很多學者通過理論和實踐研究表明: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能促進企業的知識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Noe(2003)研究發現:基于團隊工作的工作設計能給予員工更多的機會進行近距離接觸以協同工作,從而鼓勵員工進行知識共享行為;kang(2003)認為:合理的員工規劃配置可以創建出有利于員工共享的知識社區,從而實現員工之間信息與知識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并且發現,通過對員工進行正規的培訓和開發,可以讓員工接受組織的價值觀和規范,從而提高知識共享的有效性;Delaney&Huselid(1996)和Doelery&Doty(1996)在薪酬管理對知識共享的影響研究中得出:基于組織和團隊的薪酬設計可以增進組織的知識共享行為。
高效績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促進企業知識創新,在高效績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下,員工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擁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把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解決企業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同的員工可以掌握不同的技能和知識,不同員工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學習,實現知識和技能共享,使整個企業的團隊意識愈來愈強,從而促進企業知識創新能力的提高。
知識創新可以促進企業各方面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開拓員工思維,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使員工思維更加敏捷,工作效率更高。同時有利于企業文化和氛圍的形成,使整個企業處于一種和睦的狀態,提高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默契度,使員工對企業更加負責和忠誠,進而減少企業優秀人才的流失,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比如海爾集團基于知識創新理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它的知識理論創新極大地促進了人力資源管理,海爾作為世界百強企業,是家電企業的領導者。它非常重視企業內部文化的培養,把員工放在公司的首要位置,重視員工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打造了一支獨一無二、勇于創新的隊伍。因此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海爾產品和技術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同時也促進了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改革,使海爾在人才培養機制上有其獨到之處。
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不僅處理了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創新能力,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創造新環境(賽爾特和馬奇,1963;利文索爾和邁安特,1994;馬奇,1991)。知識創新和人力資源管理都是為企業服務,都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企業不僅可以處理信息,而且能夠讓員工之間形成一種知識共享的局面。其實知識管理實際上也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如果一個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樣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服務于企業,都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今社會,每個企業都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一個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企業文化對公司發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在對人力資源管理路徑進行選擇時要重視企業文化。蒙牛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企業,有著獨特的企業文化,蒙牛文化是一個典型的領袖驅動型文化,它的文化作用非常明顯,蒙牛之所以能夠快速地發展,在激烈的牛奶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與它的企業文化是分不開的。蒙牛集團在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的時候,重視員工對蒙牛價值觀的培養,讓員工了解蒙牛的戰略目標,知道本企業文化的實質和誕生過程,從而使全部員工對整個蒙牛集團有全面的了解,為蒙牛集團的建設發揮自己獨特的作用。所以企業在對人力資源管理路徑進行選擇時一定要重視企業文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長遠健康地發展。
人力資源的招聘是知識創新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招聘合適且有能力的知識人員并且使之各司其職有利于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能夠為企業引入新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為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必須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包括人才招聘制度、員工培養制度等。在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一定要嚴格遵守招聘規章,對應聘人才的專業技能進行審核,綜合考慮應聘人員各方面的能力,如適應新環境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雖然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促進企業的發展,但并不能把員工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使員工的能力最大化,同時員工的個性特征也不能表現出來。因此,人力資源管理路徑要向管理專業化轉變,要運用先進的技術、科學的管理手段來進行人才選拔和培養。合理配置企業各種知識型人才,重視不同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使每個員工能夠各司其職,人盡其才,把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樣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以使企業的知識缺口最小化,密切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知識創新,便于員工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等,從而完善企業的知識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越來越先進,出現了員工薪酬福利制度,在這種薪酬制度下,企業能夠更好地招聘和利用人才。以前知識型企業注重對員工績效和知識技術能力的考核,這種方式不利于員工主動性的發揮,所以現代企業鼓勵員工對自身隱性知識的貢獻,能夠使員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不同企業以及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可以提高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人力資源部要把知識貢獻放在效績管理的突出位置。企業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效績考核,綜合考慮知識貢獻行為、效果和態度等。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有利于知識共享,同時可以促進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效益和員工薪酬。
企業要建立一個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薪酬鼓勵機制,在這個機制下,每個員工都能夠分享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實現知識共享。同時員工的目標應該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知識創新能力,而且有利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人力資源部門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和開發可以使知識和技術自由流動,從而實現知識共享。kang等(2003)研究表明:對員工進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培訓和開發,可以讓員工接受組織文化,從而提高知識分享的有效性,而合理的員工配置可以形成知識型員工社區,以實現員工之間信息與知識的交流和學習。企業知識共享的形成依賴于良好的員工關系,所以人力資源管理部要重視對員工關系的處理,對不同的員工應該有不同的支持和承諾,同時員工與員工之間要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企業的知識技術方面加強討論與合作,從而達成共識,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整個企業的向心力,最終提高整個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
在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才是企業的核心,能夠傳遞知識、信息、技術,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曾說:“假如我的企業被燒掉了,但把人留住,我二十年后還是鋼鐵大王。”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
世界五百強之所以能夠持續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地位,與他們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是分不開的,每個企業都形成了一套適合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家也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把人力資源管理放在企業管理中的突出位置。有些企業戰略不清晰,目標不明確,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能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市場的反應不夠靈敏,所以企業不能實現較好的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被較強企業兼并甚至走向破產。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
(1)企業要把人力資源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把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落到實處,尤其是企業高管要親自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2)企業要有清晰的人力資源規劃,按照流程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地培養企業人才,使人才優勢最大化,最終使整個公司能夠井然有序地發展下去。(3)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隊伍的建設。有能力的管理者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引進有經驗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對企業員工進行系統的培訓和管理,讓員工從中學到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個人貢獻。(4)要確定企業的核心人才,核心人才是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充分發揮核心人才的作用,人才質量的提高依賴于企業的激勵制度、教育培訓等,所以企業要通過有效的途徑來培養核心人才,使企業能夠長遠發展。(5)建立三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分為決策層負責人、資源管理部門、一線經理三塊,這三個部門之間要進行科學的分工與協作,同時各個部門之間要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決策層負責人做好決策工作,資源管理部門和一線經理要做好招聘、培訓、薪酬規劃等日常的企業工作。
經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慢慢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知識共享能力成為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人力資源管理對知識創新型企業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知識創新之間的關系及人力資源管理路徑的選擇。從企業文化、員工招聘與配置、效績薪酬與知識貢獻、實現知識共享等多角度來考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選擇的路徑。為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提供了合理的人才管理路徑。
[1] 李鵬.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路線選擇[J].生產力研究,2013(10).
[2] 陳月華.基于知識創新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路徑選擇的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12).
[3] 戴建軍.基于知識創新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路徑選擇[J].中外企業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