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魏昶
邢臺學院 安曉鏡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張,大學畢業生逐年增多,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當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1]。就業滿意度是指求職者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所感知到的就業質量的高低,它取決于求職者的感知和其就業期望間的差異程度[2]。就業滿意度是衡量大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標志[2],因此,研究大學生就業滿意度對于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已經和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的商貿類大四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對其就業滿意度進行調查和分析,并在研究結論的基礎上提出提升就業滿意度的建議和對策。
本文對已經和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的商貿類大四畢業生共162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男生60人,女生102人。為了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的狀況,除問卷調查外,還對部分畢業生進行了訪談,以彌補問卷調查法的不足。
在參考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量表(MSQ)[3]等同類測量工具的基礎上,自編15個項目的就業滿意度問卷,涉及工作地點、薪酬、晉升機會、福利、同事、工作環境、社會聲望等15個方面。采用5點評分,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5分表示非常滿意,計算所有項目的平均分,分數越高表示工作滿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工作地點“非常不滿意”的4人,占2.5%;“不滿意”的7人,占4.3%;“一般”的86人,占53.1%;“比較滿意”的55人,占34.0%;“非常滿意”的10人,占6.2%。其中男生得分(3.43±0.77),女生得分(3.33±0.78),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當前的薪酬待遇“非常不滿意”的2人,占1.2%;“不滿意”的7人,占4.3%;“一般”的91人,占56.2%;“比較滿意”的58人,占35.8%;“非常滿意”的4人,占2.5%。其中男生得分(3.33±0.71),女生得分(3.35±0.64),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晉升機會“非常不滿意”的3人,占1.9%;“不滿意”的11人,占6.8%;“一般”的90人,占55.6%;“比較滿意”的52人,占32.1%;“非常滿意”的6人,占3.7%。其中男生得分(3.37±0.71),女生得分(3.25±0.74),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福利待遇“非常不滿意”的3人,占1.9%;“不滿意”的7人,占4.3%;“一般”的71人,占43.8%;“比較滿意”的74人,占45.7%;“非常滿意”的7人,占4.3%。其中男生得分(3.68±0.65),女生得分(3.33±0.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01,p<0.01)。即男大學畢業生對福利待遇滿意度顯著高于女大學畢業生,表明男生對福利待遇滿意度更高。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主管領導“非常不滿意”的3人,占1.9%;“不滿意”的5人,占3.1%;“一般”的70人,占43.2%;“比較滿意”的73人,占45.1%;“非常滿意”的11人,占6.8%。其中男生得分(3.50±0.68),女生得分(3.53±0.79),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同事“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6人,占3.7%;“一般”的59人,占36.4%;“比較滿意”的80人,占49.4%;“非常滿意”的16人,占9.9%。其中男生得分(3.75±0.75),女生得分(3.58±0.72),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工作本身“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6人,占3.7%;“一般”的67人,占41.4%;“比較滿意”的77人,占47.5%;“非常滿意”的11人,占6.8%。其中男生得分(3.63±0.66),女生得分(3.52±0.73),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溝通“非常不滿意”的2人,占1.2%;“不滿意”的4人,占2.5%;“一般”的56人,占34.6%;“比較滿意”的82人,占50.6%;“非常滿意”的18人,占11.1%。其中男生得分(3.77±0.72),女生得分(3.63±0.77),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人際關系“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9人,占5.6%;“一般”的50人,占30.9%;“比較滿意”的80人,占49.4%;“非常滿意”的22人,占13.6%。其中男生得分(3.72±0.78),女生得分(3.69±0.81),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工作環境“非常不滿意”的2人,占1.2%;“不滿意”的8人,占4.9%;“一般”的67人,占41.4%;“比較滿意”的65人,占40.1%;“非常滿意”的20人,占12.3%。其中男生得分(3.57±0.89),女生得分(3.58±0.78),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工作時間“非常不滿意”的3人,占1.9%;“不滿意”的14人,占8.6%;“一般”的66人,占40.7%;“比較滿意”的56人,占34.6%;“非常滿意”的23人,占14.2%。其中男生得分(3.47±0.96),女生得分(3.53±0.88),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假期“非常不滿意”的3人,占1.9%;“不滿意”的17人,占10.5%;“一般”的66人,占40.7%;“比較滿意”的50人,占30.9%;“非常滿意”的26人,占16.0%。其中男生得分(3.57±0.96),女生得分(3.45±0.94),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成就感“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16人,占9.9%;“一般”的70人,占43.2%;“比較滿意”的57人,占35.2%;“非常滿意”的18人,占11.1%。其中男生得分(3.48±0.83),女生得分(3.45±0.8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安全感“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10人,占6.2%;“一般”的71人,占43.8%;“比較滿意”的66人,占40.7%;“非常滿意”的14人,占8.6%。其中男生得分(3.48±0.75),女生得分(3.52±0.78),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社會聲望“非常不滿意”的1人,占0.6%;“不滿意”的10人,占6.2%;“一般”的80人,占49.4%;“比較滿意”的56人,占34.6%;“非常滿意”的15人,占9.3%。其中男生得分(3.57±0.77),女生得分(3.40±0.77),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發現,大學生就業滿意度得分主要集中于“一般”和“比較滿意”。說明大學生就業滿意度處于中等偏高水平。本研究從15個方面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滿意度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當前大學生對就業滿意度在非常不滿意和非常滿意這兩個維度上的得分都很低,多數都集中在一般和比較滿意上,造成此現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畢業生能夠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社會現實。另外,這些畢業生在與他們處境相似的人比較后發現大家目前都是這種水平,剛剛畢業時,大家的分歧不是很大,所以就沒有感受到誰現在特別好,或者特別差,大家面臨的都是共性現象,這自然會讓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現實。
研究發現,大學畢業生在福利待遇這項得分上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雖然性別平等,工資公平這個理念一直在我國備受推崇,但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之中,男高女低是個不爭的事實,也是大家接受了的“潛規則”。由于兩性的生理、心理差異,男性在工作的機遇、發展空間上都相對來講具有優勢。而且在工作環境之中,大家會自然地發現,男性確實占主導,這自然有利于男大學生;而女大學生畢業后,會面臨著更多的困擾,來自婚姻、家庭和人際關系等。
本研究結果表明,當前多數大學生對剛入職工作滿意度水平處于中上等,此結果令人欣慰。在當今工作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條件下,大學生難以找到“好”工作早已成為大家熟悉的話題。但此研究結果表明,當今的大學生對工作的認識在認知觀念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起研究預期來講,他們能夠接受現實,而且降低了自己的期望程度,在某種程度來講應歸功于學校提供的各種就業輔導課程。這類課程幫助學生認清了現實環境,并讓他們對自己的水平及自己的將來生活狀況有了一個非常實際的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剛入職大學生的心理沖突,因為在課程中他們已經接受了類似的思維鍛煉,自然不會產生大的沖突。但仍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學生在接受事實的基礎上,如何運用積極的思維,提升自我,進行更高層次的職業規劃。
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外界永遠只是一種助推力。大學生角色轉變的過程是一個充滿了各種沖突、矛盾、煩惱、變化的歷程,應如何較為平穩地“著陸”,需要大學生來進行“內功”的修煉。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溝通技能、寬厚的人格特質、善于學習的能力這些是任何一個單位都希望的人才特征,也是大學生作為一個“職業人”應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但要想,達到此境界,需要借力,但更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就業與學習是兩種環境、兩種思維,但學習是境界的“能量源”。在校學習為將來就業提供了營養元素,此處的學習不單單是指的課本知識,而是人生的學習。知識不僅是用來“學”的,更主要是用來“用”的,在校期間是學習的黃金階段,在校大學生不要認為大學是個休息、娛樂的園地,其實大學更是一個巨大的“充電站”,能充多少電,不是大學教師的問題,也不是大學校園環境的問題,更不是學校層次的問題,而是大學生的自我磨礪、自我提升、自我激勵的問題。
[1] 賴雪芬,董洋,史惠瑄.大學生就業滿意度的調查[J].理論前沿,2014(1).
[2] 岳昌君.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2(4).
[3] 陽志平,王薇,王與升等.工作評價—組織診斷與研究實用量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