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報業集團經濟發展處 張洪偉
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屬于一種物理集聚或者整合多項服務提供的空間,目的在于吸引一定數量的中小型極具新文化創意性質企業的高度集聚,并通過實施整合創業與創意資源,為各類文化創意企業提供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多種管理支持以及資源網絡,從而有效地吸引具有創意產品或創意投資的供應方以及需求方來使用這個平臺,在促進并幫助這些新型企業快速成長和發展的同時,積極追求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1]。與當前的文化創意企業通常僅提供現實的物理空間的支持模式有所不同,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應當成為軟硬件密切結合的集成系統,不但能夠提供各類相關配套服務的公共服務化平臺,而且能夠以此增強對各類投資的吸引力。
孵育就是指不斷促進人員就業,并培育新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并增加稅收等多種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盈利性是通常指孵化器必須要實現盈利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保持孵化器良性發展循環的目的。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應當對于各類企業發展要素流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從而實現平臺服務系統的暢通,優化和配置市場資源;最終加工出極具市場競爭潛力的項目或者企業產品。
在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中,所謂的智力服務功能,就是匯集全社會的智力資源,如通過管理咨詢等多類服務機構,或者匯集具有專業經驗的文化創意管理,真正為在孵文化企業提供全程和全方位的智力服務。該類智能服務機構,通常具有服務的暢通性和科學配置資源的特性。
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中的投資融資功能,就是指將各類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類要素,比如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各類企業以及高等教育機構等進行有機的聯系,并通過先進的企業孵化器管理運行模式,從而為該文化創意企業完善專業和配套的投融資服務功能。
在新經濟時代,平臺組織屬于一種重要的新型產業組織模式[2]。孵化器一般是通過提供免費或者低價廉租的場地等各類硬件服務模式,吸引各類企業入駐到孵化園區,同時將入園企業的買方作為新的載體,不斷加強企業資金和人才資源的整合,并且通過法律體制與管理模式,來實現吸引賣方企業提供經營服務或者市場資源的目的,最終達成買賣雙方的買賣交易。目前,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通常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對于孵化器入駐的買方而言,其主要看重的是孵化器對于企業所持有合作項目或者文化創意的優質評估,在有這個評估報告的基礎上,才能夠進駐到孵化器。而賣方在向孵化器企業提供各類相應的服務之前,也一定要經過孵化器的各項專業審核,由于現有的成員企業根本無法阻止之后競爭者的加入,所以具有相當的開放性。
平臺組織即具有某種類型的網絡外部性作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組織形式。而該類網絡外部性,就是指某一用戶的外部性,并且由同一方和另一方的用戶數量來共同加以決定。而同一平臺組織內的賣方愈多,那么它對于買方的吸引力就會越大,反之也會是同樣的道理,而且用戶的參與,也存在著邊際效益不斷遞減的趨勢。
因為存在著某些功能的替代性,或者是互相之間關系不是很密切的孵化器平臺,那么,入駐孵化器的賣方,通常會積極采取與多個平臺發生聯系的行為,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賣方多屬性行為。由于文化創意企業一般會存在缺乏資金和管理技術欠缺等多種現狀,并且對這類服務有著較大的需求,因此,目前較少存在孵化器買方的多屬性行為。
由于孵化器能夠篩選整合出賣方的有效資源,并結合入駐孵化企業的各種屬性特征與資源需求,而且可以依據市場競爭的變化,去及時地發現與實現資源的對接,促進買賣雙方的能動性服務供給,促進雙方交易。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可以通過平臺組織的能動性工作,適時地改變常規競爭的模式,從而創造出更高的增值性利益。
可以說,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從成立到發展的全過程,均會受到企業外部宏觀環境及其自身各項管理能力的極大影響[3]。通常國際和國家市場形勢,甚至是社會經濟與產業的相關政策,一級社會創業的環境與社會網絡等,屬于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的外部環境,均是影響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運行的外部因素;其內部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孵化器自身所具備的條件、素質以及特點,尤其是管理人員團隊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能夠提供一定水平的孵化服務,并通過投資融資結構、管理結構和運行機制的供給,可以對入孵的企業進行綜合分析與選擇,并積極建立政府和社區的支持網絡,不斷提升自身孵化成功的企業形象。
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通常采用開放式的管理,其對于文化創意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需的各類資源并不是直接擁有,而是依據每一個文化創意企業各種自身需求的不同,而積極平衡地利用各種有組織的價值和能量,從而接收各類關聯組織為入駐孵化企業提供各項專業化服務,解決各類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該類管理模式,可以更加突出社會資源支持網絡的重大作用,并善于借助企業的各種外部力量,進而有效地對多種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最終來實現孵化器依靠自身力量難以最終完成的各項專業化的服務。
依據相關的市場過程理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企業培育都將是一個不斷摸索和發展的艱難過程。所以,文化創意孵化器,就應當堅持開放的管理思路,必須強調突出企業家在文化產業方面的特有創意,不斷挖掘創造性的資源,積極分配資源并整合有效資源,尤其是要不斷優化孵化器平臺,強化中介功能,通過積極引進并借助于各種相關社會組織的資源,實現企業快速孵化成長的目的。
當前,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在全球尚屬于新生事物,經營的風險比較高。但是完全可以采取政府全額或者部分投資等方式來引導資金,采取企業化運作的機制來加以解決,如可以通過具備經營職能的國有資本控股公司,或者是由政府投資、通過孵化器平臺運營商來實現經營和管理的經營方式。當然,采取企業化的運作模式,也并不是說就讓孵化器放棄非盈利的特征[4]。因為,不管是國有的控股公司,還是孵化器平臺的運營商管理方式,都不是通過直接經營的入駐孵化企業去從中獲得利潤,而是依賴于相應的項目資金投入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去產生利潤。所以,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可以通過向入孵的企業收取一定的租金,也可以有償地將孵化器基礎設施向社會開放,積極吸引重大經濟潛力項目的投入,以此來取得一定的投資效益回報,最后,再把通過上述方式獲得的收入,投入到基礎設施的完善方面,并實現孵化器的正常運轉。
目前,國外的文化創意企業孵化器運作較為成功,通常企業孵化器的增值服務都是委托給專門的咨詢公司或者風險投融資公司來實施,孵化器必須針對各種社會資源進行科學的篩選、整合與資源分配,并盡可能地爭取政府和行業的大力支持。因此,從這方面講,就必須加大社會支持網絡的積極建設和加大風險投資的引入力度,不斷提升孵化質量和軟件增值服務水平,并且達到政府、高校和社會企業的良性互動。可以通過孵化器吸引風險資金入場、孵化器和風險投資進行股本合作,從而共同經營孵化器,或者共同出資,積極組建新的投資機構等形式,真正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對文化創意企業的關注,從而創造性地分配資源,實現社會支持優化。
[1] 陳業華,梁麗轉.文化創意企業投融資風險預測與規避[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2] 胡林榮,毛劍峰.企業孵化器創業服務創新:風險投資[J].企業經濟,2010(03).
[3] 卜希霆,李偉.創意的聚合與輻射——高校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器研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9 (04).
[4] 孫斌,蔡華,陳君君.創意企業內外部知識共享與創新整合發展機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