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革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來到二師三十團雙豐鎮,但見新城鎮道路縱橫交錯,街邊綠草茵茵,河水清澈見底,健身器材、亮化燈具、休閑長廊等一應俱全,徜徉街市,青山、綠水、草地、白鴿構成一幅清幽朦朧的山水畫,讓人感受到了濃濃詩意……
昔日,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禽畜亂跑的“五亂”現象,曾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三十團的真實寫照。當時坊間流傳著一句話“看見了破房,聞到了臭味,就到了三十團團部。”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和管理中,三十團黨委科學定位團部新城區發展規劃,注重環境景觀的營造、主題風格的塑造、文化特色的挖掘、健康理念的打造,在規劃、設計、建設上做到了整體性、功能性、經濟性、健康性、安全性相統一,空間規劃布局呈現 “一軸、兩帶、兩心、兩核”結構。2014年,三十團全年完成8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居民小區排水、綠化、道路、路燈等各項配套設施建設,新建從團部至高速公路的14公里雙豐大道建設,配套建設人行道、標牌、路燈等設施。完成智慧廣場建設,使廣場成為三十團的一張名片。
目前,全團已完成3個小區、6條鎮區道路的綠化工作,整個鎮區綠化率達到45%以上,人均綠地面積達6.16平方米,體現了一城景觀半城綠的特色。
居住在雙豐小區11號樓82歲的老人于彩英高興地說:“我在三十團生活了一輩子,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日比一日美,真想再活500年!”
夜晚時分,伴隨著音樂,舞蹈隊、腰鼓隊、舞劍隊、交誼舞隊等紛紛開展活動。家住錦繡花園14號樓的十連書記俞顯奎說:“以前連隊的職工吃了晚飯后,不是在家門口聊天說閑話,就是在家看電視,很少聚在一起活動。如今,一到晚上,職工群眾自發組成的舞蹈隊就在人工湖廣場活動健身,大家在一起談笑風生,好不熱鬧。”
在三十團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該團黨委一直堅持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歷史文化與城市現代化建設相交融,在規劃中堅持“布局合理、功能健全、風景優美”的理念,力求達到“綠盡其美,林盡其用,城盡其能,民享其成”的目標。隨著團場小城鎮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以“美化環境、綠化家園”為重點,該團按照“生態、健康、城市”的發展目標,相繼實施道路美化、生態綠化、環境凈化、團場亮化等工程。累計投入綠化資金2000多萬元,配套建設城鎮區自來水改造、水源地改建、人工休閑水系景觀帶,為居民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
在擴大了綠化面積的同時,為了減少污水對環境的污染,該團還投入249萬元新建了一條占地2.64萬平方米的污水池,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用于農田灌溉,目前該污水處理池已投入使用。這一系列環保措施的實施,不但使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而且使居民的環保意識也得到顯著提高。
“樹和草多了就是好,不但凈化了空氣,而且凈化了心靈,每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到郁郁蔥蔥的樹和如茵的草坪,郁悶的心情總會一掃而光。晚上下班回到家,吃好晚飯,在廣場上活動健身,每天跳舞是常態。現在我一天不跳舞,渾身感覺不舒服。”4月7日,社區職工趙梅芳如是說。
“今年十一,我準備和陟娟結婚。到了年底,我的父母將從吉林老家跟隨我到三十團定居,新樓房我都給他們預定好了。”4月3日,三十團三連政工干事郭靖告訴筆者。
郭靖是三十團2013年從內地新招錄的大學生,郭靖原籍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龍鎮,2012年畢業于寧夏銀川北方民族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郭靖在沈陽遇見了兵團赴內地招生的代表隊,由于郭靖對新疆、對兵團了解甚少,他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了名。9月初分配到單位后,郭靖用心鉆研本職工作,并積極參加團、連組織的各項活動。由于小伙子踏實肯干,表現出眾,很快贏到了該團一連政工干事陟娟的芳心。今年春節期間,小伙子便帶著陟娟回到了吉林老家。
當遠在吉林的家人從郭靖及陟娟的口中得知三十團的發展,當即決定等十一他們完婚后,郭靖的父母年底也將到三十團定居。
隨著鐵門關市的掛牌成立,三十團借助師建市、城鎮化建設帶來的人口聚集效應,積極挖掘消費潛力,拓展新興服務消費,引導新型消費方式,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公路、貨運、住宿、餐飲等都實現較快增長。成立了巴州洪翀商貿公司,借助這一平臺,便捷了建材、商貿、流通等民營資本的進入。
同時該團以渠犁商貿城為中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2015年渠犁商貿城二期即將開工,一期、二期全部竣工后,可容納商家350余戶,以此為載體,放寬政策,拓寬渠道,吸引本團或外地的投資商,打造一條綜合性商業街、專業型特色購物街、休閑街。堅持整合、規范、創新,提升“四大”導向,通過優化布局,以農業休閑為基礎,地方風情為特色,打造農家樂風情園,建立旅游園區,形成旅游經濟產業鏈。鼓勵職工通過自主創業或聯合創業等形式積極申報項目,團里給予支持。
如今的雙豐人,農忙時開著機器種田,農閑時健身娛樂,住的是花園式小區,生活比城市人還愜意。在這里,處處能感受到三十團居民的安居樂業景觀,他們正進行著由農工向市民的華麗轉身,暢享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