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虎
在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對如何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做了深入的實踐思考,筆者感悟至深,受教育頗多。
所謂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從紛繁復雜的中國社會變革中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了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一是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幾代共產黨人的實踐選擇。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來,集中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二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二是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對共產黨人的最基本要求。每一個共產黨人,從入黨的那一刻起,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莊嚴承諾。三是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黨的事業走向成功的保證。黨必須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印證自己的言行。用人民群眾的話來講,就是“不但要說得好,還要做得好;不僅暫時做得好,而且要長期靠得住”。
修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也就是培養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共產黨人來自群眾,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先進分子,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基礎上,還要自覺地“修心、修德、修矩、修為”。
民間有句諺語:心底無私天地寬。對于共產黨人來講,“心”應該是境界,是情操,是理想的出發點、也是理想的歸宿地。共產黨人來自人民群眾,追求的是天下為公,講求的是無私奉獻,踐行的是為人民服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來自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一個共產黨員具備了共產主義的情操,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當然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古人有言:德不孤,必有鄰。說的是有道德的人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擁護。共產黨人的道德是凝聚了中國先進文化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講,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講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從公民個人層面講就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都是共產黨人必須帶頭踐行的道德規范和價值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矩就是法律、規定。我們黨內有規定、有黨的紀律,國家有法律,共產黨人只有經常修矩,才可以熟知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尤其是對手中掌握權力的黨員領導干部,更應該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只有這樣才會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裝入制度的籠子里,放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下,避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才不會被黨和人民所拋棄而悔恨終生。
這里的“為”可以理解為職責,也可以理解為有所作為,更可以理解為有所為有所不為。共產黨人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應該忠實地履行職責,而且要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為周圍群眾做出榜樣。同時,更要清醒地把握住底線,明白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黨內法規的紅線不能碰,國家法律的法律條文更不能違犯,這是根本,毋庸置疑。
“三嚴三實”學習教育,為廣大的中國共產黨人上了一堂劃時代的精神和行為雙層面的黨課,使全黨同志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系統教育。只要共產黨人牢記黨的宗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常思修心、修德、修矩、修為之心,使黨的隊伍更加純潔,更具先進性和戰斗力,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團結務實清廉的形象,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