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乾紅
這是一部創業的歷史,它記載了60名勞動者戰天斗地的奮斗史。
這是一部英雄的贊歌,它贊美了平凡勞動者光輝人性的真善美。
這是一部時代的榜樣,它讓兵團260萬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這幾天,手棒著這本《時代榜樣》,心靈一次次地被60位主人公的先進事跡深深地感染和打動著。
動人心者莫失于情。
在這本書中,收錄了兵團成立60年來各行各業的杰出代表。如果說兵團是一個浩瀚的天空的話,那么這60名杰出代表就是這浩瀚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當然,他們不是高不可攀、只能仰望的。相反,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也是普通的勞動者。
60名勞模,站著,就是一座豐碑;走著,就是傳說。
60名勞模,現在,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將來,他們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60名勞模,猶如胡楊,他們不擇土壤,不擇環境,在艱苦的環境中扎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曾經在地處中哈邊境一線的十師一八六團工作過13年。和一八六團毗鄰的一八五團,那里的自然條件相當惡劣,是世界“四大蚊蟲王國”之一。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小咬最猖獗的時候。小咬能把天上的烏鴉咬下來,能把狗活活咬死。有一年,團場建筑隊請了幾名建筑工人來這里打工。沒干兩天,工人們忍受不了蚊叮蟲咬,全跑了。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馬軍武夫婦在桑德克哨所為國戍邊,為國站崗。這里冬天奇冷,零下30多攝氏度是常有的事。馬軍武夫婦在這里堅持巡邏,堅持執勤。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祖國的領土高于一切。
英雄不怕出身低。真正的英雄,不怕條件苦,不怕起點低。在哪里,一樣都能成才。
我現在所在的十三師紅星二場,這里是重鹽堿灘。人稱“無風一片白,風起白滿天”。在地表60厘米厚的土層里,含鹽堿量8~12%,有的地方甚至于高達40~60%。在鹽堿土層下面,還有15厘米左右的芒硝。這里曾被蘇聯專家判過“死刑”,不適合人類居住,不宜開荒造田。但紅星二場老軍墾就是不信邪,硬是在這片重鹽堿地上治理鹽堿,開墾造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四川小伙孫洪勇來到紅星二場,成了一名軍墾戰士。2009年10月,他創造了籽棉畝產668.2公斤的東疆高產紀錄。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孫洪勇靠著自己的勤勞苦干,入了黨,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就是一名勞模的成長之路,盡管充滿荊棘,但依然風雨無阻,無怨無悔。
這是一部獻給勞模的書,在這本厚厚的英雄榜里,記載著勞模們辛勤耕耘的心歷路程。
這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書,書中有感天動地的創業史,有舍小家顧大家的獻身精神。
365行,行行出狀元;60名勞模,個個是榜樣。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在他們的字典里,不是沒有失敗,不是沒有辛酸,他們是跌倒了爬起來含著眼淚繼續向前奔跑。因此,他們的人生才與眾不同。
自古忠孝難兩全。劉守仁,因培育出軍墾型細毛羊而聞名全國。但誰知道他在十幾年的反復研究中,父親病危都沒能趕回去送終;孩子成長,他不在身邊陪伴。對事業,他問心無愧;但對家庭,他內心不安。
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給他讓步。梅蓮,巴爾魯克山的一名普通醫生。她熱愛病人,不管是誰什么時候生病,她都要去看看;她醫者仁心,多年來累積接診7萬多人次,自己墊付醫療費4萬余元;她熱愛學習,為了學習中醫,她扎遍了全身每一個能觸摸到的穴位。
在這本厚厚的書里,每個人,都是一本故事;每個人,都是一座豐碑。
我敬仰勞模,因為他們從來不甘平凡,總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圓圓滿滿。
我崇尚勞模,因為他們從來不彪標自己,總是干好屬于自己的那份工作。
在這本書里,我們更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勞模們的感人故事。從勞模的事跡中,我們能涉取到很多營養成份。在它的滋潤下,我們成長得更加壯實。
兵團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勞動者,更離不開勞模的引領示范作用。在這本書中,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勞模不平凡的一生,展現了他們良好的精神風貌,不屈的歷史歷程。
我不是歌手,但我想用最動聽的歌聲歌頌勞模;我不是畫家,但我想用最鮮艷的色彩,構畫出勞模的光彩人生。還好,我是一名記者,能用手中的筆,寫出內心的膜拜。
讓我們尊重勞模吧,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讓我們贊美勞模吧,因為他們用頑強的毅力,為兵團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功勛!
敬仰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