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華
(唐山市第九醫院 河北 唐山)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化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步步推進,各家醫院,尤其是中小醫院所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醫院都是政府開設并且直接撥款建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小醫院開始逐步適應宏觀經濟大環境,不再僅僅作為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的事業單位存在,開始逐步依靠自身的市場經營獲取資金;不再僅僅依靠財政撥款,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了私營的性質,期望憑借更加優質的管理模式為社會提供醫療服務。鑒于此,中小醫院應該更加重視對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學習,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建設,為更好實現醫院的經營管理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1)針對財產物資的控制制度較為粗放。針對財產物資的管理和控制歷來都是醫院內部控制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需要通過執行切實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來保證財產物資的完整與安全,確保資產不會發生流失。目前,由于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一些中小醫院還是在物資采購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只要科室提出申請就安排相應的采購計劃,而沒有考慮組建一支專門的采購小組。這樣粗放的物資控制制度,十分容易造成物資的重復采購和浪費,甚至滋生貪腐行為。先對采購物資的市場可行性展開充分調查,在嚴格計算速動比率、流動比率、投資回報率的基礎上,首先針對可行性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再具體制定采購方案,包括采購時間、數量、方式等等。除此之外,一些中小醫院本身就存在會計制度不嚴密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給財產物資尤其是固定資產核算工作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同樣的設備,假如單價低于800 元,當單價購入時,按照低值易耗品的科目核算,可是一旦是大批量購進,就需要按照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2)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目前,針對中小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和評價機制還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中,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和體系。這樣的客觀情況容易造成中小醫院針對自身內部控制相關工作的檢查和評價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成效。比如,根據內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職務必須要分離控制,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很多中小醫院的制衡機制并不健全,對決策層也缺少必要的約束,導致部門與部門之間、崗位與崗位之間未能形成良好的監督制約機制;有些醫院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徹底落實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基本原則,記賬人員、物資保管人員、決策人員、經辦人員沒有實行專人專崗,甚至出現出納與復核、采購與保管都是由同一個人兼任的情況;針對很多重大經濟決策,也沒有嚴格執行分離制約制度。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監督控制機制形同虛設,內部控制制度不論如何完善都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用。
(3)成本核算控制滯后。目前,我國很多中小醫院雖然在自身管理需求的驅動下,通過對企業成本核算相關做法和經驗的借鑒和學習,逐步開展成本核算工作。然而,很多中小醫院的成本核算還僅僅停留在科室層面,還沒有條件建立成本分析評價體系、成本考核指標體系和成本信息反饋體系。由于醫院內部缺乏標準統一的成本定額,因此各個科室之間的成本核算工作便沒有可比性,也就是說醫院的成本控制難以形成一個可供參考的控制標準或者依據。隨著我國醫療市場的不斷開放,藥品價值和醫療服務價格都將面臨新一輪的調整,客觀上對廣大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中小醫院的成本核算控制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1)強化對財產物資,尤其是貨幣資金的控制。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是廣大中小醫院的主要收入組成部分。強化中小醫院針對財產物資的控制,首先需要管理好醫院的收入。一方面,中小醫院需要嚴格執行我國現行的醫療收費標準,確保所獲收入的合法性,并使用財政部、衛生部規定使用的收費票據,實現門診和住院的收入清單制。另一方面,中小醫院還必須保證收入資金的安全和完整。一些中小醫院的資金收支一天都可能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水平,如何更好確保財產安全是內部控制制定部門需要仔細思考的重要問題。通常來說,中小醫院需要針對貨幣資金制定出專門的管理制度,尤其需要重視針對票據的領用和保管工作,有條件的中小醫院可以設立收費稽查組,對于門診、住院、退費等環節進行嚴格核查,以便保證貨幣資金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建立具有較高獨立性的內部審計部門。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保證內部控制制度順利實施,需要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發揮監督作用。在具體工作中,中小醫院應該在充分剖析自身管理特點、發展階段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內部監督制度,并且需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引導,從傳統的事后審計轉向事前、事中審計;將過去用于專門查處違法違紀審計轉向針對內部控制的績效審計,并在此基礎上理順中小醫院的資金運行機制。內部審計部門在發揮自身本職工作的過程中,除了對醫院自身的經營運作、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審核之外,還需要在此基礎上發現醫院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和漏洞,更好地體現出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讓醫院的日常運作活動都能夠時刻處于有效的監督與控制之下,并且達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的程度。
(3)強化中小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小醫院的預算控制力度。廣大中小醫院應該深入分析自身的具體情況,盡快成立起專業的預算管理機構或者預算管理委員會,并且由單位的實際管理者擔任該組織的負責人,各主要部門的負責人擔任成員,從而形成一個集體決策的組織基礎。可以說,預算是對醫院各項經營活動進行約束的基本法則,一旦商討確定,就應該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實施。在具體業務中,預算的執行要考慮多種綜合因素,主要包括環境變化、業務流程、或有事項等內容對預算執行的影響,并且還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規范化調整,避免違規操作,充分保證預算工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一般來說,成本控制是預算控制的基礎,核心是對現金流量的控制,可以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現金流量控制、業務控制來確保醫院能夠將權利進行集中,資金形成合力,充分降低財務風險。
1.張云平.加強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探討.金融經濟,2013(22).
2.何翠美.對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的探討.財經界(學術版),2013(02).
3.夏志娜.加強醫院網絡化會計發展,提高內部控制效能.財經界(學術版),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