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穎
(唐山市第四醫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我國公立醫院是在我國承擔著管理、服務、福利等職能于一體的特殊的事業單位。公立醫院作為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在醫院規模、各方面條件、醫療設備、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患者的信賴程度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一直以來,公立醫院的經營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國家和政府的財政撥款、藥品加成所得收入、醫療服務收費等三方面來獲得。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逐步取消了“以藥養醫”的陳舊機制。為了促進醫療機構和醫療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國家鼓勵社會資金辦醫,從而增加了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之間的競爭。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形式,公立醫院要想獲得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就必須盡快提高其管理水平。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公立醫院存在內部的粗放式管理、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機制,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這對醫院的經營管理造成了極大威脅。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現代管理中的先進手段,已經在我國現代企業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為公立醫院徹底摒棄粗放式管理提供了方向和亮點。
全面預算管理是使公立醫院能夠盡快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重要手段,使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縱觀目前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活動現狀,僅僅停留在對傳統財務收支的規劃上,通過財務部門進行預算編制來獲得財政資金,以此來保證公立醫院下一年的正常經營活動。
這種預算管理模式僅僅反映出國家財政撥款與醫院收支之間的關系,并未從本質上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也未在醫院內部建立完善的監督與控制機制,還未在醫院內部建立完善的內部考核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預算工作只是由醫院的財務科每年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向上級部門報送部門預算。而醫院的其他部門、科室并未參與其中。因此,醫院的預算編制僅僅是在上一年的決算報表的數據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加加減減。在預算的編制中,醫院的財務科只關注能夠按時、按量完成上級部門的預算任務,以此來獲得醫院經營發展中所需的財政補貼資金。而對于醫院的內部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并未做出透徹的分析,也未將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年度規劃等進行預算管理,使得醫院的預算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滿足醫院內部管理提出的要求。而究其實質,主要是由于在醫院的日常經營管理中,醫院的領導者所關注的只是醫院的醫療業務活動、醫療質量的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最終導致醫院全體職工未能按照預算的規定執行預算,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目前,醫院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依照國家財政部門的規定編制的部門預算為主要依據的。主要包括:醫院的收入與支出預算、政府采購預算、用來反映醫院各類資金來源與分配使用情況的資金等。但是,目前各醫院預算編制的內容并不完整、更缺乏細致性。例如:醫院的藥品、衛生材料等重要的醫用物資的采購在預算中只是表明了綜述,并沒有標示出采購的明細內容;只設置了醫院購置固定資產的政府采購預算,對醫院固定資產的更新、改建等情況并沒有詳細的體現在預算中;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由于公立醫院并未根據本醫院的實際管理來設計預算管理的內容。從而造成醫院預算管理的內容缺乏完整性,不夠細致。
在我國公立醫院中,在編制預算時,基本都是由預算人員以人事部門、統發工資、編制辦等提供的基礎數據作為依據,根據醫院的日常公用支出來進行編制。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公立醫院確定的預算標準偏高、有的偏低。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國物價水平不斷提高,造成很多醫院的預算數額與實際數額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在預算編制的方法上仍在沿用增量法來編制預算。這種預算編制的方法在以前年度的數據上根據本醫院的增加的床位、接診數量的增加等編制預算,因此,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如果以前年度的數據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那么不合理的收支數據就被延續下去,從而無法對醫院的管理工作起到積極地指導作用。
全面預算主要是服務于醫院內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它不同于原來的部門預算,在實踐中應盡量避免與部門預算的內容相混淆。因此,醫院在編制全面預算是不能完全脫離部門預算,必須嚴格遵照上級部門指定的預算管理制度來完成預算編制。一定要實現全面預算與部門預算的無縫銜接。而這就要求醫院必須結合本醫院的自身管理需要,在編制內容、編制方法、編制時間、預算控制等方面多下功夫,從而保證全面預算的有效、順利實施。
這就要求各公立醫院必須從醫院的發展戰略實際出發,確立科學的戰略發展目標,并以此為指導依據進行預算的編制,從而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因此,醫院應客觀的對醫院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采用科學的預測技術與預算方法,確定出醫院的年度經營目標。作為醫院的管理者必須站在醫院內部的成本管理的高度,認真學習并掌握預算的方法,科學的幫助醫院的業務部門對成本、收入、利潤結余等進行核算,切實找到影響醫院經濟效益提升的關鍵環節和問題所在,為醫院經營目標的科學預測、規劃提供真實的數據依據和信息。
醫院的預算編制工作必須盡快適應醫院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了解預算編制的方法與使用的條件,再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一般很多單位在進行預算編制時總采用增量預算法,該方法的特點是預算的編制較簡單,并且省時省力;該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預算的規模將逐年遞增,從而造成預算的松弛與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各公立醫院必須根據自身的發展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算編制方法。例如:當醫院開展新項目、建立醫院的重點科室、擴大規模時,可以通過多種預算方式交叉使用的方式來編制預算。
全面預算管理在公立醫院的實施實現了醫院經營管理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與評價的全程管理,為醫院內部控制與管理的加強、資源的優化配置、經濟效益的提高、促進職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全面實現醫院管理的精細化創造了條件。因此,各醫院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為促進公立醫院的發展保駕護航。
[1] 何瑜. 全面預算管理在公立醫院中的應用分析[J].會計師,2014,(6).
[2]張永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醫院管理論談,2013,(1).
[3] 姚萍. 關于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衛生資源,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