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凌云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根據公司現有狀況,梳理公司廣宣業務相關流程,判斷其可能存在的風險有以下幾個。第一,在招標環節,存在前期與投標方私下接觸,招標暗箱操作,商業賄賂,中標價格偏高,損害公司利益等風險。第二,在執行環節,存在事中監管不到位,未按合同執行,執行效果打折扣、無過程記錄,業務內容變更但未更改合同等風險。第三,在結案環節,存在結案資料審核不嚴謹,業務技術環節審核把關不嚴格,效果評估報告未經需求等專業部門確認,付款未按合同條件進行付款,結案資料保管不當等風險。
第一,完善公司組織架構,合理設置內部職能部門職責。通過合理設置部門職責,將廣宣需求、廣宣采購、廣宣驗收等業務職責分工到不同的部門,避免職能交叉、權責過于集中,形成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牽制、相互協調的工作機制。同時在確定各崗位職責時,應當嚴格按照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要求,對其進行權限確定,且在人員配置時要確定各崗位人員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
第二,建立廣宣業務管理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業務流程,確定各環節的執行時間,執行人員和其職能職責,及正常的審批權限,并對其實施過程中的變更進行管理,確定變更審批權限和變更范圍,確保變更記錄有據可查。
第三,建立責任考核機制,在廣宣業務投放的各環節,明確責任部門和崗位人員,并納入部門和個人KPI考核指標,以提高其責任意識。如在廣告采購環節,責任部門即為采購部門,在驗收環節責任部門為采購部門和需求部門,且需多個部門人員共同會簽才能生效。
第四,加強對廣宣業務相關人員的行為約束,所有人員在未經領導授權的前提下,不能接受廣告代理公司、媒體、展覽展示公司的邀約;同時也不能接收其饋贈;也嚴禁通過各種明示暗示向廣告代理公司、媒體、展覽展示公司索要錢物;更不能單獨私下與其接觸,透露公司的廣宣投放計劃和實施方案,影響招標的公正性。
第一,建立廣宣項目評審機制,成立項目評審委員會,針對公司廣宣投放,業務需求部門先提前提出項目需求,并經立項評審委員會評審后,方可進行立項、招標等業務流程,以規避需求部門濫用職權,提出不合理的需求,而采購部門被迫執行,形成資源浪費。
第二,加強招標各環節控制,招標應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首先供應商的入圍要有嚴格的標準,且對供應商入圍考察也需要有多個部門進行考察并通過后才能入圍;其次在發布招標公告時,標底和方案需嚴格保密(針對泄密的需建立內部考核機制),再次在招標前,各部門不得私自與投標方進行接觸;最后在招投標過程中,要通過技術手段避免串標、陪標等現象,且在開標評標時各參評部門人員要有職業操守,公正的對各項目進行評分,不得有失公允。
第三,在項目執行期間,業務執行部門要加強事中控制,通過事中控制及時了解廣宣項目的執行情況,來確定有無偏離招標要求或者合同約定,一旦偏離,則及時糾偏,同時要對事中執行情況進行保留記錄,作為后續付款和評估的依據;項目變更也需要出臺廣宣業務變更制度和相應的變更調整審批權限,根據變更金額大小逐級進行審批。
第四,加強項目驗收環節的控制,完善項目驗收流程,專人負責驗收,從嚴把關,最終形成雙方會簽的書面驗收報告。
第五,加強項目資料歸檔管理,業務執行部門應當于檔案文件產生三日內形成獨立的檔案,及時收集整理各環節的文件資料、現場圖片及視頻資料,形成完整的廣宣項目檔案資料庫。
第六,在結案后,執行部門要對整個項目進行總結,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來準備結案報告,并對整個項目進行有效的評價,同時請需求部門等業務部門作確認,經領導審批后方可作為財務付款依據。
事中監控體系主要分兩個模塊,一是對公司內部廣宣業務流程的執行情況進行事中監控;二是為確保廣告業務的真實投放,對廣宣業務投放內容進行監控。
明確管理職能部門的責任分工,加強管理職能部門對業務流程的監控,從立項環節開始,直到項目結案付款,管理職能部門作為第三方對業務進行全程監控,使得業務能夠合規、高效的開展。例如,招標辦嚴格對招投標環節的風險進行控制,通過出臺發布招標規則及相應流程時間的設定,對項目各環節的時間節點進行把控,預留足夠的招投標時間,避免時間緊張導致的不宜招標或者邀請招標;法務部通過合同審核降低合同相關風險;財務對付款等相關內容進行把控。
在投放期間,要確定項目按合同執行,避免未投放或者未足額投放或者偏離方案投放等現象發生,可通過下述三方面來實施。第一,請第三方監測公司對廣宣項目進行監測,因廣宣業務形式多樣,一些展覽展示業務需要現場監測,需根據廣宣業務類型的分類,請不同的專業監測公司進行監測。第二,結合信息化手段,開發相關軟件系統,通過照片和視頻等方式對戶外廣告和影院貼片等廣告進行監測,實現自動集成,不允許人工編輯,減少和消除人為操縱因素,杜絕數據失真,提高數據的準確性,避免造假。第三,抽審廣宣監控結果,廣宣需求部門、審核部門、內控部和內審部定期不定期對各項監測結果進行抽查,同時建立預警機制,一發現有失真現象,即自動提示業務部門,及時糾正,同時也對判定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公司應當加強廣宣業務的事后審核和付款管理,完善審核付款流程,明確付款審核人的責任和權力,主要可通過四方面進行控制。第一,制定廣宣核銷制度,明確各類廣宣在核銷時需提供的資料和相應的核銷條件。第二,了解市場行情,建立各類廣宣的內部媒體價格庫,與實際執行價格對比,適時了解各項目的價格差異情況,對項目金額的合理性進行評估。第三、項目結案審核,在項目實施結束后,業務部門提交結案資料及對應的發票合同等資料,專業審核部門嚴格按照廣宣核銷制度進行審核,對廣宣業務的執行結果、合同、監測報案,結案會簽資料等內容確認無誤后再審核通過,提交領導審批。第四,項目付款審核,財務在付款環節應當嚴格審查相關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發現虛假資料,應查明原因,及時報告處理,并進行追責。
廣宣業務在公司的銷售業務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公司宣傳產品,提升產品知名度,提高銷售業績的重要手段。要想廣宣業務能切實有效的進行投放,需要探索總結出適合公司本身的廣宣業務管理體系,同時和內部控制、現代化信息系統等各項管理工具有效結合,形成一套有效的內控管理機制。
[1]戚冰.企業如何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J].會計師,2012,(19).
[2]張昌生.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會計之友,2012,(26).
[3]劉月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內控管理[J].財稅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