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蔚
(山東廣播電視臺 山東·濟南 250011)
在新會計制度沒有發布之前,大多數的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不會進行有效的計提折舊處理;對于固定資產價值的處理和核算,往往都采用歷史成本法。這種方法常常無法準確的反映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而使事業單位在管理自身固定資產價值的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損耗,從而導致其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在初期與末期無法相等。事實上,這種不相等又無法體現在賬面上,與會計職業本身所要求的客觀性存在極大差異,可能造成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更無法真實體現出事業單位資產實際運行情況和資產占有情況。隨著國家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不斷深入化,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發明顯,其所帶來的利益性也逐漸顯著。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的施行已成必然,其實施也符合我國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需求。
隨著我國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現行的會計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事業單位發展狀況,從而使會計工作能夠根據形勢發展而實時調整。國家對會計制度所進行的改革,以及對事業單位所進行的分類,使得大量的事業單位都明顯的出現了經營類單位和公益類單位的劃分。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傳統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早已無法繼續適應事業單位的發展變化,而會計制度想要得到發展,首先就需要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只有全面的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真實性,才能夠得到顯著保障;會計工作所反映出信息的真實性和質量保障,才能夠有效的推動事業單位發展和完善。
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事業單位想要有效的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主要依靠于以下兩種方法,即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以這兩種方法為基礎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其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的成本金額就是其成本,從而使得固定資產在進行計提折舊的過程中不用擔心其預計凈殘值所帶來的麻煩。
一般來說,年限平均法指的是依照固定資產在事業單位中按使用年限來施行的平均計提折舊方法。這種計提折舊方法較為簡單,在事業單位中的使用也十分普遍,會計業內人員也將這種方法稱為直線法。這種方法能夠被廣泛的用于各時期、各階段內使用情況較為雷同的固定資產折舊工作中,事業單位可以依據本身所擁有的固定資產的特性和其使用年限來對其折舊時間年限予以認定,這一方法的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年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本價值/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指的是依照固定資產設備的每天實際工作量來進行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這一方法一般都需要會計人員將單位內所持有的固定資產實際進行的工作時間等數據進行統計,隨后再進行平均計提折舊計算。工作量法普遍被運用在那些使用過程中、本身工作負荷程度極大并且所能夠提供的經濟實際效益并不穩定的一些固定資產設備中。
對于事業單位中的會計人員而言,其職責應該是以當前事業單位所發生的具體經濟業務或是正在進行的事項作為基本依據來施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因此其應該對事業單位情況和經營結果進行及時正確的反映,以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大都從國家獲得,這些固定資產從取得到失去價值無法使用為止,其使用價值一直處于持續降低的狀態當中,而我們對這些固定資產所進行的計提折舊工作,正是對其自身實際價值的真實寫照和映射;在行為上,會計人員應始終堅持賬與實際相符合原則,對于事業單位會計所反映的信息真實性具有提高作用。
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其想要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就要事先做足大量的基礎工作;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與管理者,可以通過這些基礎工作的統計與資料整理情況,切實的掌握固定資產情況,同時還能夠有效的要確立事業單位的管理主體;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的相關管理制度,促進事業單位各級人員提高對其固定資產的認識并對資產配置進行優化,從而使整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與實際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由于事業單位的利益和經營主要來源于國家的直接扶持,因此事業單位往往也就成為最能夠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單位之一;通過對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事業單位能夠更為直觀的形成勤儉意識,并且還能有效的促進事業單位施行國有固定資產的管理,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資產使用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以便于能夠更好的開展公益事業,實現事業單位的社會價值。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都已經遵照著《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相關規定,對其自身所具備的固定資產進行了計提折舊;而少部分的國家行政機關與事業單位卻并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這樣一來,會計政策就會出現嚴重的不協調現象。因此事業單位勢必要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必須使不同主體之間的單位與企業進行會計政策的比較,從而便于國家在進行資料整理工作后,對會計政策進行統一與完善。
盡管從短期來看,事業單位中對固定資產施行折舊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各方面形成不必要的壓力,導致財務人員因高壓而產生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同時還會對其自身的其它部門增添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事業單位施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將會為單位本身帶來長遠的收益和正面效用,因此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并對其進行適當的科學合理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不影響事業單位發展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水平,實現單位社會價值。
[1]況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15).
[2]張斐瑩.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必要性[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1).
[3]徐瑩,徐音.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4,(9).
[4]程潔.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探討[J].當代經濟,2012,(14).
[5]黃俊亮. 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