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云
(昆明市第三中學 云南·昆明 650500)
政府收支分類改革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進與完善:一是完善了收入內容,在預算內收入的基礎上,增加預算外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等。二是充分考慮政府職能特點,改革支出功能分類體系。三是根據政府支出的具體用途,規范支出經濟分類體系。具體意義表現如下。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更有利于其各項收支活動的全面反映,不但能夠使財政支出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而且還能使財政調控力度的把握更加合理,對財政資金運轉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不僅如此,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還為財政監督、統計分析、預算管理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透明的經濟信息,有利于政府采購及部門預算等改革工作的進一步深化,為社會各界監督政府預算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使腐敗問題的發生得到了有效遏制。
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構建起了更加完善且能夠與國際接軌的財政統計分析體系,這為與其他國家在財政管理上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政府收支分類尚未改革以前,我國的政府收支體系與國際慣例不相適應,這不僅不利于國家財政經濟分析與決策工作的開展,而且也無法實現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更是無從談起。而隨著改革的實施,新收支分類體系較之以往更加科學、規范,過去的種種不足之處都得到了彌補和解決,這對于我國在宏觀財政管理上更好地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深化,政府的職能及財政收支結構與以往相比都發生巨大的變化。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其基于透明的原則,以公共財政的要求為依據,對各級科目進行設置,使收支分類更加科學、全面、細致。通過改革之后的科目編制出來的預算可以更為清晰地反映出政府收支的具體方向,從而使政府各項職能活動的開展更加透明,這為政治體制的完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財政負債核算方面,“暫存款”、“借入款”、“與上級往來”是財政負債會計核算的主要科目。對于“借入款”會計科目而言,主要核算政府向社會舉債的債務,而無法反映政府欠發工資、擔保借款、國有企業潛虧、社會保障支出缺口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導致披露的財政負債規模與實際負債規模嚴重不符,低估了政府的負債壓力。
在財政資產核算方面,根據相關規定將發放貸款和收回貸款的本息分別確認為“一般預算支出”、“一般預算收入”,這種核算方式無法如實反映政府債權在貸款發放與收回中的變動情況,導致公共財政資源被虛減;政府資產核算中沒有涉及政府對外投資形成的國有資本金,以及繳存國際金融組織的股本,只將對外投資確認為預算支出,而沒有對投資活動中的產權變動進行如實反映;在轉讓、出售國有資產時,只將其取得的款項確認為預算收入,在核算信息中無法反映資產的減少情況。由于財政資產核算內容不全面,從而造成國有股權的運營狀況無法得到全面反映,難以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可靠依據。
在對預算外資金核算問題進行分析前,必須明確其具體范圍,即未包含在財政總預算會計核算范圍內的資金均為預算外資金,由于這部分資金是在《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以外的,所以對它的規范都是由《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會計核算制度》來進行。現階段,預算外資金已經被納入到了政府收支分類體系當中,它與一般預算資金在預算編制上基本趨同,在這一前提下,財政資金仍以體外的方式進行循環,不僅不利于資金的統籌安排和使用,而且還會導致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與各預算單位的會計報表所反映出來的資金口徑存在差異。除此之外,對社保基金的核算不統一,使得財政部門無法真實、準確、全面地反映出社保基金的運作情況及增值,這極不利于社保基金的規范管理。
在資產類核算中,要進一步擴大核算內容,增設“政府股權投資”、“貸款”科目,以反映政府在股權投資、發放貸款中的股權與債權變動情況;將原本的“待處理財政周轉金”替換為“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用于核算政府無法收回的貸款、周轉金等。
在負債類核算中,增設“應付款”,用以對財政部門按照權責發生制核算個別事項而確認的當期支出;在財務報告中重點披露隱性負債和或有負債的相關信息,包括債務擔保、行政賠償未決訴訟、國有企業潛虧等。
在凈資產會計核算中,增設“預算外結余”、“社會保險基金結余”科目,對預算外資金和社會保險基金的結余進行核算。同時,在資產負債表中設置預算、基金預算、專用基金、預算外以及社會保險基金這五項結余的期初數欄;增設“政府投資基金”,在政府以產權的形式投資股權時,既要遵循收付實現制按照原有的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核算,同時還要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用“政府投資基金”科目進行核算;增設“政府貸款基金”和“政府償債基金”,用于核算貸款、借入款、應付款等內容。當無法收回政府貸款時,要按照無法收回的貸款金額對“政府貸款基金”中的金額進行沖減。
由于現行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對收支科目的劃分不詳細,從而使得由此反映出來的會計信息不夠具體。因此,應對收入類會計核算進行改進。具體內容如下:增設“債務預算收入”,用以對政府在境內和境外舉借債務所得的收入進行核算,如政府向社會借款時,根據收付實現制,借“國庫存款”,貸“債務預算收入”;增設“預算外收入”,用以對政府預算外資金收入的核算;增設“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用以對與社保相關的收入進行核算。此外,對“調入資金”的核算范圍進行擴大,用以對各類財政資金間的調撥進行核算,具體包括政府性基金轉移、財力性轉移支付、返還性以及預算外轉移等收入。
在支出類核算中,增設以下科目:“債務預算支出”、“社會保險基金支出”以及“預算外支出”,并對“調出資金”的核算范圍進行擴大,將現行《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會計核算制度》中的“政府調劑支出”取消。“調出資金”應當能夠對各類財政資金之間的調撥進行核算。如從財政預算外資金中調入一般預算內資金時,可借“調出資金”,貸“財政專戶存款”。
在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背景下,財政總預算的會計核算體系必須進行相應改進,在解決原會計核算體系問題的同時,使財政總預算會計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各級政府預算執行情況,為政府收支分類方案的實施提供基礎數據,從而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督職能。
[1]武東,王建中,王振宇.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模擬試點工作總結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06,(5).
[2]俞光遠.構建我國公共財政收支法律制度框架的國際借鑒與啟示[J].地方財政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