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曉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南京 210094)
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質量直接關乎高校在各方面的工作進度,關乎高校整體機制正常的運轉。隨著我國高校快速的發展,政府逐漸放松對其規制,高校辦學自主權日益擴大,在財務管理方面卻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解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當前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問題,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第一,在財務管理的模式方面,一般都是主管財務的校長來擔任總會計師角色,高校財務工作備受領導的主觀思想影響,其嚴重阻礙著高校未來的發展;第二,在制度建設方面,高校財務管理的核算制度較為落后,當前高校的財務處一般都是“報賬型”,會計信息往往無法如實的反映高校自身的財務情況。會計制度的設計偏向于各部門的資金收支與日常核算;第三,經營與投資方面滯后。高校教育社會功能日益增強,經濟活動也日益復雜化,除了教學以及科研外,還進行一些經營與投資,但是目前缺乏對這方面的管理與規范,高校自身也沒有較為明確的制度約束;第四,監督制度相對滯后,高校的財務監督重點往往為收支審計,偏重于重專項資金監督,忽視了對于日常性開支的監督。較國外高校的監督制度,我國高校的監督缺乏系統性、規范性以及預防性。
財務人員素質偏低是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其具體是指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服務意識以及專業技能不足。
首先,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不足,缺乏責任意識。一些財務人員缺乏學習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自覺性,對于國家政策不能及時了解,自身的法制觀念較為淡薄,缺乏廉潔自律。更有甚者,不惜觸及法律的底線,借助職務的便利,虛列賬目,挪用公款。
其次,財務人員服務觀念不足,財務部門為高校重要職能部門,是高校經濟活動的中樞,同時,也是重要的服務部門。一些財務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服務態度冷漠,未擺正姿態,甚至惡劣對待師生,與前來報賬的人員發生爭執。
最后,財務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專業技能不足。隨著高校當前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其業務也日益復雜化,對于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要求也逐漸提高,急需具備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但是,目前有些財務工作人員無法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工作不認真,其專業技能不足,無法較好履行自己的職責,這也使得高校的經濟活動嚴重受阻。另外,高校財務部門也存在人員比例的失衡,以及非專業的人員比例較大等一系列問題。
規范預算的管理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某些高校不重視教育事業的經費預算編制,其編制的方法簡單,在執行的過程若條件產生變化,預算容易出現偏離情況。加之,相關部門對高校預算指標技術的量化分析與科學論證不足,為實現預算的申報甚至夸大經費。在經費使用的方面也是缺乏計劃性,各方面的支出存在一定盲目性。因預算目標缺乏科學性,促使預算管理成為形式,這嚴重影響著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目前高校的擴招已成為十分普遍的現象。很多高校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擴大學校規模,財政的投入不到位,這無疑為高校帶來巨大的財政風險。當前,大多數高校只是維持在保工資,或是基本維持上,許多必須做的實驗由于資金的問題而無法實現,一些必要的實習也無法正常進行,許多學術會議也被取消,教學的科研經費被大幅度壓縮,財務運行艱難,難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首先,要加強對于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一名合格的財務人員必須熟悉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包括會計行政法、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等,依據我國的相關法規處理日常會計工作,以及會計核算,履行自己的監督義務,確保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同時,財務人員要廉潔自律,嚴格約束自己,履行自己的職責,誠實守信,保守商業秘密。
其次,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高校財務工作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以便做好服務工作。擺正自己位置,不論服務的對象高低,都要放低心態,以誠相待,提升服務的質量,積極配合單位的工作,提出較為合理的建議。
最后,要加強相關專業只是的培訓與學習。會計損失一門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同時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會計專業的人員應不斷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勤學苦練,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包含會計理論知識、職業判斷能力、會計信息能力、自動更新知識、會計實物操作等。高校可以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或是針對具體的問題到其他高校調研學習等形式,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
依據高校預算管理的工作要求,全面整頓預算管理,糾正之前的錯誤傾向,扭轉預算隨便支出的錯誤觀念,建立預算的動態管理機制。預算工作要順應高校的發展要求,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要考慮高校實際情況,保障重點學科建設與新校區的建設支出。與此同時,預算的管理還要注重項目的細化,滿足一事一項,從而有效限制湊數的現象,保障預算的合理性、嚴謹性。可以采用零基預算方法來編制預算,其需要分析大量基礎數據,并展開周密的論證,對預算的標準進行一定測算,以達到預算的細化,提升預算的科學性。另外,要求相關編制人員熟練掌握現代辦公手段,提升預算編制管理水平。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同經濟、社會的聯系日益緊密,高校財務活動難免會受到多方面的風險威脅。尤其是其擴建、生源數量問題,以及高校間的競爭等壓力。因此有必要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對于某些舉債度日的院校,應保持合理負債規模與結構,保障債務投入可以為院校帶來相應的收益,要考慮院校的負債比例與償還的能力。強化投資風險可行性分析,提升資金與資產使用的效率。對于某些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要借助定性分析或是定量分析等凡是,預測其風險,對于項目的過程要進行有效控制,規避風險或是盡可能降低風險的大小。
高校的財務部門雖然只是隸屬于高校的一個小部門,但是其牽制著高校資金的運轉,高校的財務管理好壞直接影響著其穩定而和諧的發展,尤其是在科研方面,因此,為保障高校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應逐步強化財務部門同管理部門間的溝通,細化科研經費的開支明細。同時,會計人員必須依據開支的標準審查所報銷的單據,注重考核其真實性與合理性,尤其是招待費和勞務費等支出;對于科研經費所購置的資產,必須納入學校的統一資產。對于當年完成的所有課題都要及時結賬,之后結題,這樣便于有效杜絕雖然結題但不結賬的情況發生。
高校的財務管理對于高校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各高校要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依據實際情況,運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相應調整,借助提升財務人員的素質,加強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增強財務風險評估,強化對科研經費的管理等措施,以促進高校的長久穩定發展。
[1] 梁國鋒. 新形勢下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J].財會研究,2013,(10).
[2]劉仁芝,王群.淺談數字校園環境下的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