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輝
(武漢水資源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14)
一些企業財務對項目資金管理要求不熟悉,企業在爭取項目機會的同時,忽視了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在進行基礎建設項目成本核算工作時,出現配套資金報備不實、核算不合理,造成基建項目因資金短缺或未及時到位而工期延遲或質量不達標。
一些企業領導及財務管理人員對相關的基建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及要求了解不足,且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建設資金具體使用明細不詳,未做到專款專用。財務人員僅有核算職能,不能參與項目設計及建設過程中,造成財務工作與實際項目施工過程嚴重脫節,無法對建設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
一些企業基建項目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落實不到位,以及稀缺專業質量監管人才,建設施工過程中無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為縮短工期及降低成本而降低了質量標準。
從項目中標到開工的過程為基建項目前期,此過程主要作以下準備工作:擬定項目建議書——上交可行性報告——施工設計——項目審批。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企業基建項目前期工作一直由專業的設計研究部門代為完成。因而,企業財務管理與監督職能無法在此階段得到體現,易導致預算、投資規模與企業財務實況不相符,項目完成后無法達到預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故項目前期企業財務工作可作以下調整。
1.項目資金來源明細化
項目資金一般包括財務項目資本金和外借資金。項目資本金即非債務性資金,投資人這筆資金的所有者,具有轉讓出資及相應權益的權利,但不可撤回。一般包括貨幣、實物、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資源采用權等。外借資金即企業通過銀行或其他機構貸款獲得的項目資金。財務部門需根據銀行或金融組織貸款要求準備材料,確定貸款下放時間是否影響項目實施進度等。例如,甲公司銀行存款賬目中固定存款8億,與中國工商銀行武漢分行簽訂了一份額度為5億元的短期銀行透支協議,外企乙決定向某一項目注資6.5億元。甲公司擬投入3億資金,外企乙注資6億元,項目貸款22億元,共40億。那么該項目資本金為甲公司投入的3億元,外借資金共28億元,即外企乙的6億元融資加銀行貸款22億元。企業內部財務部門可根據《關于建設項目實施法人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中最低限額標準及項目資產負債表比例合理預算項目資本金額,保證該項目資產負債比例最合理。
2.建立完善的項目效益評估體系
要加強基建項目經濟效益,企業財務需指定一套健全的評估體系。基建可行性研究階段的重點為項目技術研究,確定項目技術可行后,進行相應的成本預算。財務部門可根據國家財位政策和市場價格體系,計算項目成本及經濟效益。結合企業財務報表,建立基建項目評估體系,其中包括償債能力評估,盈利能力評估等。在進行經濟可行性評估時,需結合當前國民經濟水平。根據籌款渠道的不同,提出相應的資金使用方案。我國現行的財務預測指標包括投資利稅率、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借款償還期、財務內部收益率等。另外,評價財務預估即實現財務監督職能的過程。
施工階段即項目通過審批,被列入國家重度投資計劃后開始施工至竣工的過程。此階段,需對工期、質量、成本進行嚴格把控。財務部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財務管理及監督的職能體現。
1.加強基建項目投標財務管理與監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析競標企業的財務狀況,如資金流動、償債能力、現金流量、經營現狀等內容,確保中標企業可在預期范圍內保證質量完工。(1)審計招投標范圍。財務人員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實施條例》、《國家基本建設大中型項目實行招標投標的暫行規定》及當地具體規定,根據項目特點、技術要求和企業項目管理水平,對招投標工程范圍進行篩選和甄別。(2)核實項目招標條件及方式。財務部門需確認項目是否被列入投資計劃,項目施工場地是否完成準備工作,項目資金到位情況等內容。審核過程中需重點注意公開招標工程的招標范圍及是否合法。
2.加強基建項目施工財務管理與監督
(1)加強基建項目會計基礎工作。以《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依據,嚴格規范基建項目會計基礎工作。將企業實際情況與《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相結合,完善基建財務管理制度,提高基建項目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水平。(2)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首先,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資產固定資產完整、財務收支合法性、經濟效益最大化,并實現企業內部自我約束管理。健全單位內部機構,責任到人,分工明細。有效發揮各部門職能,明確各環節工作內容及責任。使內部管理機構正常有效運行。各項經濟活動均需對人力、財力、物力進行責權劃分;其次,健全企業監督檢查機制,有效發揮內部監督職能。對項目資金管理、工程質量及進度進行檢查和監督,對建設資金的安全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國家規定,建設資金需專款專用,先審批再撥款,不可擅自挪用公款。《會計法》規定單位法人即會計行為責任人,具有單位建設資金管理和使用權及責任,負責人需落實資金監管分工職權,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財務監管可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規范化的管理及監督,可減少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浪費,有效節約成本;最后,對工程價款結算管理與監督是基建項目施工階段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我國現行工程結算主要有按月結算、竣工后一次結算、分段結算和目標結算。例如,三峽大壩工程的結算方式即為按月結算。承包單位每月27日將已完工程月報表與更變合同量清單送至監理單位審查,次月1-10日,業主單位財務部根據經多方簽字的已完工程價款結算賬單劃撥款項。業主財務部門在結算過程中需對工程價款進行審核,核對審核結算憑證,根據內容進行結算,避免結算憑證不實、結算內容、時間不準確等問題。
基建項目竣工即完成建設任務,完成驗收,投入生產的過程。財務部門可通過以下措施確保基建項目效益最大化:(1)及時清理項目財務物資及債權債務。清算項目材料、物資、設備等使用情況,匯總整理項目外債資金使用情況和還款狀態。剩余資產清算完后,入庫保存,并記入財務資產項目中,杜絕擅自侵占、使用、處理。(2)加強剩余資金管理與監督。完成基建項目各項結算后,及時核算出基建結余資金。除按規定計提的留成收入外,其他資金根據財政法規進行處理,并上交詳細賬目。(3)項目投入生產工作后,對其收入進行管理和監督,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分配使用。
[1]楊林強.淺談煤炭企業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及監督[J].河北企業,2012,(1).
[2]劉林,陳玉瓊.農業科研單位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監督芻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3,(3).
[3]譚斌.關于加強建設單位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的探討[J].會計師,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