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筍
(蒼南縣農業局 浙江·蒼南 325800)
《預算法》憑借其全面性與穩定性得到了“經濟憲法”的美譽。2015年1月1日,“經濟憲法”在實施20年后,終于迎來首次大修,并付諸實施。新《預算法》對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水平和完善我國經濟體制有著深遠意義。新法案中財務管理工作中預算的編制、執行、公開與審核做出了改善,這些變化將作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重要原則,指導財務核算體系進步與發展。
第一,公開透明原則的明確,新預算法要求事業單位預算工作經政府批準后20日內,必須對社會進行公開,并對預算重要事項做詳細說明。第二,全口徑預算體系的建立,新預算法明確規定,全口徑預算體系應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國有資本、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一般公共預算。除此之外,還規定了鄉、縣、市、省、中央五級預算體系,體現了新預算法的完整性,為全口徑預算改革指明了方向。第三,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的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年內如果無法實現收支平衡,可通過政府設置的專項基金彌補預算資金不足,或視具體情況,由政府批準增加赤字。第四,新預算完善了人大擁有的預算監督權,細化了預算編制草案,方便相關工作人員理解與執行。第五,地方財務管理機制的規范化,新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可以舉借債務,但地方政府必須將舉借債務公之于眾,受群眾監督。
新預算法規定事業單位面向全社會公開預算,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做好財務內部控制工作。財務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執行工作,并接受相關部門與全社會的監督。
跨年度平衡機制的實施可以防止事業單位出現預算超收現象,政府調節基金能夠彌補事業單位短收所帶來的不良印象,還能沖減超收時產生的赤字。該機制能夠改進預算控制方法,規范會計核算工作。
新預算法限制了政府舉債的主體、規模、方式與用途,要求政府控制舉債風險,提升了預算風險管理工作的地位。從側面推進了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
新預算法規定市場經濟所能調節的事項無需進行專業支付,并要求非上下級政府共同負責的事務,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應提前告知支付預計數量,上級政府無權要求下級政府為配套資金負責。
新預算法要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以勤儉節約為主要原則,對單位基本建設支出和運行經費進行控制,責令整改超出預算部分,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從根本上杜絕了浪費行為發生。
新《預算法》的實施,為深化預算編制管理改革提供法律依據。實行部門預算后,預算編制框架發生了質變,預算細化程度逐步提高,但預算運行方面存在一些弊端。部門預算搭建了細化預算、整合預算、規范預算的制度框架,在此基礎上如何使預算與經濟運行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以及收支平衡規律相銜接還是尚未破解的難題。
以A單位為例,A單位為建立全面透明的預算制度,在單位內部開展了以下工作:第一,資金收入管理方面,單獨保障、分別核算,各類事業經費與專項補助收入按實際收入記賬;第二,資金支出方面,在單位內部堅持“一支筆”審批原則,嚴格限制單位員工兒女醫療費用,杜絕浪費,定期公布。對于員工差旅費、通訊費與會議費,單位根據各省、市相關規定,針對執行;第三,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單位內部各科室若需增加固定資產,必須向部門負責人進行報告,部門負責人審批后上報局長審批,局長再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固定資產價值。
通過上述實例可知,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中應將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相結合,加強預算科學性建設,達到提升會計工作效率的目的。事業單位還應定期公開預算,并接受群眾監督,對工作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善,促進自身發展。
以B單位為例,該單位與2015年準備編制“一上”預算草案,各業務部門根據單位2015年事業發展需求與用款計劃以及專項任務等資金需求,經匯總處理后發現總支出將超出預計收入。此時,財務處根據單位預算監督制度,對預算資金實際情況向領導匯報,并建議領導首先安排保障單位基本支出需要,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其他發展所需支出。
由此可知,要完善預算監督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應做到以下幾點要求:明確預算責任、審查預算內容、強化約束職責。對于重大工程項目,事業單位財務在管理過程中應嚴格審查、強效監督,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執行基礎,合理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收入工作中,應結合當前經濟環境與自身情況,堅持科學性預算編制原則,提高事業單位審查效率。
以C單位為例,C單位于2015年6月為貫徹落實新《預算法》,該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新預算法規范工作手冊》(試行版),該手冊明確規定:單位融資可行性研究評估、單位融資管理、單位融資決策執行等內容。并通過會議決定,根據新《預算法》相關要求,建立領導班子,對融資金額進行集體研究。
不僅如此,在新預算法實施背景下,事業單位加強融資風險控制應做到以下幾點要求:①控制融資范圍。事業單位融資對象是預算編制投資資金,非投資資金不允許進行融資;②控制融資規模。融資規模必須保證在相關制度要求范圍之內,融資計劃在得到上級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③明確融資用途。事業單位融資應用作公益性資本支出,而非常用性資本支出;④融資風險評估。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通過記錄、計算、整理后,編制出詳細的融資計劃方案,盡可能規避市場風險;⑤問責機制。對違反新預算法的舉債融資行為堅決予以打擊,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需編制資產負債表,細致化融資方案,提升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科學性與合理性。
事業單位為避免內部出現第二財政現象,必須將所有收支劃分到預算范圍之內。從法律高度對第二財政現象進行扼制與打擊,促進財務管理法制化完善。根據四本預算相關規定建立全口徑預算體系,落實新預算法相關規定,促進事業單位持續發展。
新預算法的實施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在熟悉新預算法前提下,加強學習,體會新預算法內涵與精神,按照新預算法要求對內部財務部門進行完善,通過科學化、規范化財務管理,達到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目標。
[1]李偉新,李納.淺議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務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5,(12).
[2]周峰.新預算法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
[3]曲歌.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影響及具體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20).
[4]田銀玲.新預算法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