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芳
(蘇州市吳江區教育局 江蘇·蘇州 215200)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主要由本單位中會計人員間相互進行控制和監督,如單位內部的法人審核、會計人員的相互審核。其會計人員對本單位中所有的支付結報手續、原始憑證、會計核算的規范的監督,以及對本單位中的資金運用與管理進行監督,其主要的會計工作是對內部審計以及財務檢查的控制,其相關的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工作任務進行監督,從而提高其會計監督質量水平。
國家監督即是外部監督,指的是政府等相關部門,例如:財政局每年完成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與抽檢稽查、審計局執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審計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紀委等單位來執行監督,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而進行的會計監督,和相關部門實施專門的會計監督和審查工作。國家監督的內容不僅包括了對會計項目資料中的監督,也包括了對會計行為的監督,尤其是對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會計機構中責任人的會計行為的監督。
會計行為的監督和控制,主要包括了外單位或群眾的監督和檢舉,同時也有該單位中相關人員的監督檢舉。
由于許多單位對會計監督工作是不給予過多的重視的,因此許多行政事業單位至今都是尚未制定和完善其會計監督機制的。大部分的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采用具體且實際的行為來進行會計監督任務的。一些單位盡管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會計監督機制,但是,其制定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來裝點門面,是無法對財務相關活動進行有效把控,其會計監督也并沒有發揮其本質作用和影響的。而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審批制度也有待完善的,其單位領導權威性也較大,所以,領導決策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和相關崗位是無法進行會計監督工作的,其會計監督本身該有的輔助作用和影響也沒有發揮出來。
因為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其會計人員其流動性較弱,大部分的員工都是老員工,雖然老員工的會計經驗是較為豐富的,然而,緊跟著經濟的發展,市場化的健全和完善,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業務也隨之變得繁瑣和復雜。本身所含有會計專業知識,在目前來說是很難滿足多元化業務的需求。所以,在會計的專業知識層面上說,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比較低的。而會計人員中的職業道德意識薄弱,會計人員的法制理念也是比較弱的,其風險防范意識不夠,這都會導致會計人員的會計監督工作無法很好的進行開展。
在現行管理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設的會計監督機構及人員均處于單位統一領導之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高度依存于所在單位,致使其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很好地揭露和抵制虛假會計信息,致使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弱化。會計人員無論是編制、人事、工資及福利待遇等各方面均隸屬于各自所屬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錄用、升遷及獎懲也完全取決于其單位管理部門,會計從業人員,只能唯領導命令是從,進而導致了很多單位在使用財政資金時往往出現了領導“以權代法”的問題。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需要不斷的健全其內部監督機制,制定和完善互相獨立互相牽制的機制。在具體的會計實操中,相關的結算、支付、記賬以及審核等工作任務務必要安排較多的人進行辦理,避免其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在進行會計核算上,其復核制度是需要依據標準執行的,與此同時,需要由兩個或以上的人員共同完成其制單以及復核工作任務的。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做好印章的把控工作,不可以由一人負責全部的印章,需要由多人負責,以至于可以相互獨立和相互制衡。接著,行政事業單位要確定其會計和出納不可以同時兼職。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要制定和健全其科學合理的審批流程,并對全部的票據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實施審核和審批,防止出現錯誤現象。而制定和完善其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內部審計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審計制度和機制是有助于使得其相關會計人員的工作認真負責以及謹慎的。另一方面,需對財務管理制度和相關的會計監督管理制度,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結合,推陳出新,制定出符合時代價值的會計監督制度。
第一,培養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加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加強為而人民服務觀念。第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任職資格要求,制定具體的崗位工作制度,保證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水平以及專業知識的把握,工作完成后,每一年可設置相應的考核制度,次數可為一次或多次,在一定時期內檢驗其工作的完成情況。第三,提升行政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工作任務的專業層次。需要鼓勵會計人員進行刻苦鉆研的業務知識,提升其專業技能。與此同時,也要對行政事業單位中的相關負責人加強其教育觀念,提升其領導的責任理念,對每一個單位負責人,進行按期培訓其基礎性的專業知識,加強其管理理念及能力。
領導是一個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單位的會計監督中處于主導地位,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會計監督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負全責。首先,要從各方面保證個部門及人員能夠很好地履職,其次在實際工作中,要以身作則,不能授意或強迫相關人員辦理不符合規定的事項,這樣才是體現其單位負責人地位和職能的正確做法。而實施會計監督的工作人員,“應當定期將組織開展的會計監督情況報告給領導,將會計監督的形式、范圍、違法違紀問題及處理結果,以及改進會計監督和管理的建議等都要定期向領導作出匯報,使領導能全面掌握單位會計監督的情況,也為以后進一點改善管理爭取領導的支持”。
同樣,如果一個單位的領導能夠以身作則地服從單位會計監督的管理,那么這個單位的會計監督工作開展起來,勢必暢行無礙,無往而不利。國家財政部于2013年底下發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出差人員應當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單位統一安排用餐的,應當向接待單位交納伙食費”。這一規定下發實施后,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也針對此項執行情況進行了溝通和討論,總體感覺是執行起來難度較大,實施程序繁瑣,且無具體量化標準可以參照,故執行效果不佳。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南省蘭考縣調研,兩天的調研活動結束后,還專門委托工作人員按照干部學院每天80元的用餐標準,交了兩天共 160元的伙食費。此舉一經報道,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大家覺得總書記尚能以身作則,嚴格按照管理辦法的規定來執行,那我們執行起來還會有什么困難!于是,這一規定很順利地就在眾多行政事業單位中推行開來。
[1]劉琳.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經濟,2013,(23).
[2]馬菱.對建立與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0).
[3]王玉寶.建立與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措施探討[J].商業會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