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燕
(句容市規劃局 江蘇·句容 212400)
財務管理是各個行業合理運行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要想使經濟發展有所進步,使企業獲得較高的利潤,就不得不深入到企業內部,逐漸完善財務管理的改革。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講,財務管理也是一個中心環節,只有在改革中將財務管理的各項內容考慮全面,依據國家行政法規合理處理財務問題,才能平衡財政收入,使財政收入物盡其用,并且及時有效解決好所遇到的問題。雖然目前財務管理的改革在行政單位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仍然在執行和運用中存在各種問題,只有相關部門利用好自身的職能發揮最大效力,及時完善和監督行政單位的財務改革,才能使改革更加徹底。
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一般企業,它的財務管理會面臨更多更復雜的問題,因為它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改革,這不僅僅需要政府內部制定合理的機制,還需要全體人員的合理監督,只有這樣,才能使改革更加徹底、更加順利。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對于更加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不僅是適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改革,更是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措施。加強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更能節省不必要開支,將資金用到實處,從而惠及民生。
1.對改革中職權不合理運用的討論
行政事業單位相對而言是較穩定的單位,領導的職權能力劃分更是非常明確的,上下級之間需要約束與被約束的制度所框定。因此,在改革中遇到緊急問題時,無法及時上報到最高決策者手中,這樣就難免會出現信息滯后,使財務改革落后于發展要求,從而影響改革的順利進行。還有一些領導不能規范自身的行為,濫用職權制造錯賬假賬,給賬務核算帶來了很多問題,嚴重阻礙了改革進行的步伐,同時在改革中留下弊病。公權的濫用不僅會對國家改革進程造成阻礙,還會嚴重影響到人民的生產生活和公共設施的建設。因為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財政資金支持,若是領導者濫用權利、貪污腐敗,那么人民的合理權利和利益就無法得到保證,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混亂,資金流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最終使國家和群眾的利益雙重受損。
2.從改革機制的角度討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問題
建立健全各種涉及財務改革的制度,是改革中不可缺少的硬性指標。國家在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完善。首先,改革方向的制度不夠完善,國家在制定大的方向時,應考慮到其對于不同省市,不同地區的適用性。因為每個地區它所面臨的財務管理的問題都不一樣,例如東南沿海城市它們可能更注重的是怎樣規劃好行政單位財務改革在更加平穩快速的發展經濟上。而西北內陸地區則更注重的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怎樣做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內容。當然改革機制中還必須加重懲罰力度。國家一直在致力打擊經濟犯罪,但是直到近幾年才全面撒網,重點捕撈。但是對于經濟犯罪人員的懲罰力度不夠,不足以做到鮮明的警示作用。行政單位的財務改革必定會揪出個別濫用職權的公職人員,要想讓改革更加徹底,就不得不加大懲戒力度。
3.財務改革中預算管理規范性問題的討論
行政單位的預算管理在長期的工作中會面臨許多問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許多不規范現象。首先,從思想的貫徹上來講,財務管理人員改革意識不到位,使得改革過程敷衍了事。其次,缺乏現時有效的刺激方案,所謂有激勵才有前進,少了激勵措施,改革和辦公人員缺乏動力,不能凝聚起來,共同實現改革的光榮目標。最后一點缺乏合理的監督,在本來就長期缺乏監督的環境下,管理人員已經囤積了大量未解決的問題,當改革的浪潮來襲時根本措手不及。
明確的分工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改革中更是要注重分工,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管理人員在自己的職位上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順應改革的潮流將自己手頭的任務做好相應的改革。做好改革的基礎上一定要做到信息的及時反饋,因為在管理和改革中難免會遇到新的問題,信息的及時整理反饋不僅能使財務改革更合理更完善,還能發揮大家的思考性作用。在明確分工的同時需要一條方便快捷的綠色通道,以便重要信息可以快速傳達到領導者手中。在以上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宣傳工作,警示那些想要利用職權斂財的個別官員,同時在國家監督機制下的公職人員要發揮其監督作用,盡量避免因個別官員的不合理行為對改革造成損失,當然對于較基層的公職人員權利不夠無法及時上報監督的問題應設置匿名投訴信箱或者電話,方便行政單位內部全體人員的共同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改革具有其獨特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財務改革方向大有不同。只有各省市在把握國家總體政策不動搖不偏離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財務改革。才能做到改革與經濟發展形式相適應。同時在改革過程中應該完善法律政策,增強打擊經濟犯罪的力度。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改革才是順應發展的有效方案。要做到科學有效首先要對財務管理制度和審批手續進行補充和修訂。財務改革必須要十分注重資本成本的管理,資本成本管理目前還缺少相應的制度約束,因此建立健全資本管理制度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從另一方面看,有些單位職能較為單一,不能全面把握和實行國家的統領性文件的內容要求,只有行政單位改變自身職能結構,向多元性轉變,才能適應變革的需要。總的來說,財務內容的不同對于改革的理解性也就不同,只有制定合理的統領性文件,再結合地區發展狀況,才是正確的做法。
財務預算方案制定與執行中會面臨許多現實性問題,因此,首先要從人員方面入手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培訓,優化其意識結構,增強他們對財務改革的認識與理解,并提高他們思想的重視度。只有這樣,財務改革才不是一個空談,而是切實和每位公職人員相結合的產物。其次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比如率先完成改革的單位經各單位的不記名投票,選出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單位予以表揚和獎勵。這樣,不僅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還促進了各單位的更好發展。最后一點要做到合理監管,各單位除了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監督機制基礎上可以相互監督,共同解決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改革中的各項問題,從而達到共同發展。
[1]郭立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3,(20).
[2]傅浩.新時期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3).
[3]汪虹.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