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都安高中語文組)
淺談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羅宇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都安高中語文組)
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審美能力的課程。因此,這就要求語文教學應是開放的、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教師需引導學生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學習語文,激起學生的表現欲、講話欲、表演欲、特長展示欲,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主動求知求真,使學生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同時,語文學習也是學生的心靈凈化過程,作為教師應努力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開展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高中語文;新課標;課堂效率
高中語文教學面臨著高考的檢驗,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保證學生語文學習扎實的前提。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擺在高中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和重要任務。筆者總結自身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以下觀點和建議,供廣大讀者參考。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圍繞“為了學生的一切”的重要原則。因此,教師要由知識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學生便由消極、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為主動建構學習、探究知識的主持者。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把控者和支配者,而是學生學習環境的設計者。最終,學生的自律能力和創新精神也會順勢慢慢培養出來。
例如,教師可以講把整個課堂交給學生,以此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十八歲出門遠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語文能力較強的學生主講這篇課文。在課前,教師可以對這位學生進行輔導,與之共同探討這節課的導語怎么說,需要查找的資料,以及需要的課件PPT應該怎么制作,與其他學生互動的問題有哪些……總之,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大膽地進行各種嘗試,包括對教具的使用和學校圖書館等資源的運用。在上課時,學生可以把自己所要講的內容簡單整理一下,用無比的熱情和與其他學生的友情,開始自己人生的精彩一課,這樣與教師教學的課堂氣氛不同,其他學生十分活躍,大家都認真傾聽,也樂于表達,教學效果令人欣喜。這樣的一節課,不但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之間還分享了自己一次愉快的旅行,并暢想著自己十八歲時屬于自己的旅行會是什么樣子,真正在學習中提升各個學生的能力,教學效果同樣十分喜人。
語文學習是一個發散的學習過程,同樣語文學習和練習的答案也是開放的、不定的。語文是一門培養學生語言、文化、修養等美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來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習慣
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發言,大膽質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點撥和補充,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自己的努力探索下,找到最終合適的答案。這樣,學生的自信和獨立思想便會逐漸建立起來。
2.培養學生思維方法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思維習慣決定了語文學習成果的優劣。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引導學生打破常規,逆向思維,突破傳統觀念和認識,要從固有理念里掙脫出來,從自己的認識中發覺答案,并能夠大膽表達。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教師要善于捉住疑難點,引導學生探究性思維,讓學生去發現和探究疑難、突破疑難,然后陳述出來。這樣便可以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自身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學生獨特的創造力。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為學生創造五彩繽紛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詩歌,而詩里面的情感美、意境美是單純的文字難以展現的,如果借助音樂、圖像、影視這樣的手段則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美,有利于構建和諧的、互動的“情境教學”。例如,在教學《蜀道難》這首詩時,多數學生通過多年的詩詞學習,都知道大詩人李白善于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來形容事物、景觀。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認為蜀道可能其實沒有詩人描繪的那么艱險,所以,在學習其中的詩句時不能完全理解并進行體會。這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將川渝一帶的地形和典型的道路相關的資料放映給學生看,這樣在視覺、聽覺的沖擊下,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蜀道的難和險,也可以進一步理解詩人李白描寫蜀道的生動和文采。因此,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廣泛開展。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想要取得高效的成果,首先需要教師在身份上進行轉變,要求教師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者轉變為知識的引導者,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其次,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語文是思維發散的、自由的一門學科,教師要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拘泥于固定的答案和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理解語文內容;最后,教育需要與時俱進地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能夠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與生活、社會接軌,靈活應用,培養藝術審美。只有這樣,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才能得以實現。
[1]章熊.中學生言語技能訓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忠義.怎樣優化課堂人文環境.語文教學通訊,2001(5).
[3]岳增學,劉建啟.現實的語文教學離新課程究竟有多遠[J].中學語文教學,2004(0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