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欣
(武漢大學)
·編輯 王團蘭
就教育的管理問題而言,目前主要由我國的地方政府來負責,大多停留在縣級領域上,而縣級之間很難實現統籌調控,外加政府之間權責的推脫,導致了農村教育管理的不明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鄉教育的巨大差距。
由于農村的工作環境惡劣、待遇低、晉升困難,很多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更愿意選擇在城鎮學校就業,因此,城鄉教育在師資力量和人員水平上也存在著很大差距。
由于受地理位置、地方財政現狀和地區性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和限制,農村院校很難得到充足的經濟支持,而教育資金投入的薄弱又阻礙了農村教育的正常運行。
要想實現城鄉教育公平化的目標,首先就要樹立城鄉教育一體化的理念,消除城市教育中心論的價值觀念,建立平等的、公平的大眾教育體系,將城鎮教育與農村教育看作一個整體,營造一個良好的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氛圍。
要想真正地實現城鄉教育的平等化,僅僅樹立一體化的理念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運用制度的手段將理念得以落實與實踐。目前,我國仍實行兩種制度對城鄉教育進行管理,管理體制主要以縣為主,管理范圍限于縣級范圍內,很難實現大范圍的統籌,而由于縣級政府在經濟和人才上的局限性,導致其很難真正地做到城鄉教育一體化,所以,應該將管理的主體由縣級政府提升到市級政府和省級政府,由省級政府或者市級政府對所管理的區域內進行統一的教學資金、師資力量和管理人才的規范化投入,進而實現城鄉教育的公平公正。
總之,目前我國的農村教育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不足現狀,尤其是與城市教育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所以,要想實現城鄉教育的公平化,最重要的便是樹立城鄉教育一體化的理念,并構建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制度。
李廣舜.國內外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成果綜述[J].地方財政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