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杰
(大慶交通廣播 黑龍江 163000)
廣播新聞編輯對于新聞傳播有組織、有計劃、有規律、高質量運行起到重要的“把關者”作用,也稱新聞傳播的“守衛人”,所以新聞編輯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廣播新聞的質量,而且在其中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為廣播新聞編輯首先應具備的就是政治素養,也是區分新聞編輯與文藝等其他類型編輯的一個顯著標志。新聞素養是工作基礎,文字功底是新聞編輯的看家本領。在現實情況下想編輯出適應時代的好稿子,還應該提高大眾傳媒素養。
眼下流行媒體鏈接,各媒體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廣播新聞編輯就應不斷地向其他傳媒學習,汲取營養,彌補各自節目的局限性和不足,以豐富和完善新聞編輯。
報紙新聞的優勢是標題可以吸引讀者,內容可以長篇大論,集納式報道將同一類型的消息連綴到一起,而且要形成相應的聲勢,還有對比式編排、穿插式匯編等等,廣播新聞編輯可以從報紙新聞中選出有用的信息加以編輯,作為己用。
如報紙中關于各地房價的內容通常是多地對比,從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出發,或者是深度剖析,廣播如果要做房價的節目,除了利用知名通訊社和報紙的新聞內容之外,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第一時間把關于各地房價的新聞簡單匯總,請有關專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現場為聽眾解答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實際問題,更及時,更有針對性,交流更直觀。
電視新聞可以通過畫面+解說詞很好地表達,如一則交通事故的新聞,電視新聞可以用幾十秒的畫面以及主持人簡單的解說就能完成,非常直觀,而廣播如果想要利用這則電視新聞,就要把畫面里的內容正確理解,形成文字,并且通過新聞編輯的筆把有用信息重組變成適合廣播的新聞稿件。
廣播新聞編輯還應該具備對蒙太奇效應的運用能力,拿電視為例,通過借助于先進的電子編輯手段,達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畫面的分割、字幕的運用等等。那么廣播新聞編輯在對新聞類節目編輯時,首先要控制各構成要素在結合時可能產生的蒙太奇效應,防止其可能產生的歧義、畸變,通過各種能力的運用以達到新聞信息的準確傳達性。
在某些事件性新聞報道編輯中,使用跳躍的文字,超越常規性的時間,轉變空間順序進行事實的轉承,通過跳躍著表述新聞,可以省掉許多不必要的內容,將文字集約,使其形成整體節奏美,同時也可以省去枝節性的內容和對事件轉承的多余表述,這就要求我們在新聞編輯上要去粗取精。做到從廣度上和深度上挖掘相關聯的事實,通過編輯有效的提高新聞報道應該具有的感染力及影響力,達到豐富文字報道內容的目的。
現在,網絡這個新興傳媒在大眾生活中充當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即時更新、背景拓展、深入分析的特性更為顯著。網絡新聞的特點是全數字化、非線性化、多媒體化、超鏈接化、全球化、無紙化。在功能巨大的數字化網絡空間中,一些圖片、文字、聲音以及視頻圖像等再不像以前那樣涇渭分明,突破了傳統新聞編輯的單一媒體和信息容量的限制,構成一種網狀式的新聞構架和多維立體式的大容量的新聞。盡管網絡媒體為時效性的追求提供了最好的條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過于強調時效性,是以壓縮新聞審核的時間為代價的,無法保證準確性。其次,為追求時效性而進行頻繁的動態更新,很難全面深入地體現新聞事件的本質。所以,新聞編輯在從網絡上選擇新聞編排的時候,一定要確認新聞的真實準確。
現在編輯對網絡新聞的使用多數停留在簡單的“粘貼”、“加工”新聞,很少有編輯能對網絡上的新聞進行組織、解讀。所以編輯要對新聞的真實性、權威性加以審核,對其中出現的錯誤加以糾正,以保證新聞的質量。新聞編輯要一方面對現成的新聞資源進行整合,一方面爭取獨創性,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的剖析,釋疑解惑。這是對“粘貼新聞”可能出現的漏洞加以預防或彌補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對一般流通的新聞進行合理的剪裁使新聞內容更加精煉,符合聽眾要求。
如關于汶川大地震的報道,網絡能夠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隨時上傳相關的文字、圖片、錄像,廣播能夠利用的是把錄像、圖片轉換成文字,與相關信息組合成一條新聞,如果錄像的音響質量過關,可以稍加利用,插入到連續的報道中。
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大眾傳媒素養呢?要博學,能甘于寂寞,具有活躍的思維和肯于刻苦耐勞、尊重他人勞動的品格;想方設法做好記者進步階梯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當然有承擔挫折能力的素質也是不可缺少的。
總之。從某種意義上講編輯的職責影響廣播新聞的質量,但是新聞編輯的素質也需要不斷培養和提高的,其過程也是通過日積月累形成的,在新聞工作中要成為優秀的新聞編輯,就要記住“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p>
[1]鄭偉.論新時期下新聞編輯的基本素質[J].大眾文藝,2009(12):67.
[2]潘瑤,蘇媛媛.新聞編輯的素質與能力淺論[J].魅力中國,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