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潔
(江蘇省泗洪中等專業學校)
在增強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動手能力上需要發揮校企聯動機制,同時校企聯動機制還能夠前置性地為學生建立起職業環境來。從包容財會專業學生的企業類型來看,其除了生產和商貿企業之外,更多的則是會計師事務所。筆者認為,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或許會計師事務所更具有優勢。因此,本文將企業界定為“會計師事務所”。
校企聯動作為一項機制,如何有效地應用于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中仍值得思考。這里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這種機制的組織管理形式以及學生處于該機制中的學習質量監控。正因為是校企聯動,那必然存在著請進來、走出去的需要。因此,中職該專業如何請進來和走出去都需要考慮。為了使本文的討論更為具體,這里主要圍繞著“走出去”來進行主題討論。
以人才培養為導向,校企聯動機制的實現目標可這樣定位:
就專業崗位能力而言,這里主要從智力因素來考察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眾所周知,會計師事務所承擔著各類型企業的會計做賬工作,這就為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因此,中職學校的“走出去”策略便是充分利用校外資源,來彌補校內專業教育中的不足。
從現有的本文資料中可以發現,許多作者在理解校企聯動時仍局限在了職業能力培養上。實則不然,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還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崗位心理素質,從而加快學生在職場上進入角色的能力。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月底或季度末都是工作十分繁忙的時候,這種工作強度和壓力將加快學生職業心理的成熟。
中職財會專業的“走出去”策略在具體的實施中,還需要從組織、監管、評價等三個環節來應用。為此,具體的應用途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企業資源屬于職業教育的稀缺資源,再者,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會計師事務所一般也不提供實訓崗位,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動員,從而促使學生珍惜這次實訓機會,并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對工作中的難題。為了突出動員活動的嚴肅性,企業方代表也應參與其中。
積極與企業間進行溝通,其目的在于提醒企業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部分企業在實訓期間幾乎不給學生提供像樣的崗位,而更多的是讓學生做與專業無關的事情。對此,中職學校應加強對雙方合約執行效果的監督。畢竟,校方是向企業方支付了實習經費的。
針對學生的跟蹤監管模式,主要出于對學生校外實訓安全的考慮,也是對學生實習效果的控制。校企聯動下的監管,就需要建立起企業方和校方合作下的模式來。具體而言,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采取傳幫帶的形式來管理學生,這種點對點的管理更為細致。學校方則應委派實習帶隊教師進行日常管理。
在學生的實習效果評價機制內存在著許多要件,如實習態度、對企業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等。為此,企業方應針對上述要件來進行效果評價,學校方則根據學生的實習報告和業務能力考核來進行效果評價。從中不難理解,企業評價側重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學校評價則側重于學生的智力因素方面。
以下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經驗進行實證討論:
不可否認,筆者是基于中職學院的視角來討論本文主題的。因此,在涉及企業方面的模式構建上顯得較為尷尬。然而,通過建立合作協議履行的監督機制,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企業在實訓資源提供環節上的程度。這里需要強調,監督機制應著重在這樣幾個方面發揮效能:(1)確保學生實訓期間的人生安全方面;(2)確保學生處于正常的勞動強度范圍方面;(3)確保學生擁有勞動法保護的休息時間方面等。這里可以采取諸多學校的做法,即委派若干名隨隊教師給予監督以及學校各級管理者的定期走訪。校企雙方在聯動過程中都充分關注了對方的利益訴求,并在互利基礎上逐漸走向了深度合作的進路。從而,跨界驅動也在此基礎上成為現實。最后還應指出,對于目前的企業定點班級的教學而言,應遵循學院的教學體系安排,這樣一來才能防止因企業的功利特質而導致學生知識結構的碎片化結果。
以上便構成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毫無疑問,校企聯動需要從“請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來進行機制構建。本文以“走出去”為例進行了主題討論。那么“請進來”策略則主要指向了引進校外兼職教師。從一般實施流程來看,中職學校應在兼職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藝術培訓上下功夫。
本文認為,校企聯動作為一項機制,首先需要考慮的便是這種機制的組織管理形式以及學生處于該機制中的學習質量監控。為此,校企聯動機制的應用,可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動員、積極與企業間進行溝通、建立起跟蹤監管的模式、形成校企聯動評價機制等四個方面來展開。
[1]王亞麗.深化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培養:構建中職學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共育機制[J].職業教育,2014(14):48-51.
[2]袁水潔.中職財會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成才之路,2014(2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