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明
(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社會更關注的是人的身體健康。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一直以來,中職學生的體育教學處于傳統的教育觀念。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不了解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消極、怠慢。這不利于中職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因此,對中職體育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中職體育教學改革,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
對大部分中職學生而言,體育課就是放松、休息的時間,在體育教學方面缺乏監督考核,老師也就放松了對體育課的組織和管理,因此一遇到體育課學生便借機請假辦私事,或者無緣無故缺席。在體育課上大多時候是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完成,課上有提供一些體育器材,不進行專業的知識講解和示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逐漸失去興趣。長此以往體育課便“游戲化”“自由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鍛煉。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技術教學為主,也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學的發展。整個課堂全是教師統一口令的“軍事化”教學,過多地強調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忽略了體育本身的功能,也忽略了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另外,體育評測手段單一,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中職學生的體育學習狀況。
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籃球、足球、乒乓球、跑步、跳高、跳遠以及武術和散打等,這些大部分都是競技性體育項目。無論是動作要領還是熱身訓練,中職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都已經學習過,在中職階段這樣的體育教學顯得過于單調。此外,中職的體育教學沒有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沒有真正闡述體育對人生的意義。其實,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僅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態。因此,中職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中職學校應該堅持“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觀念,改革此前的競技體育教學模式。不進行教育觀念的改革,難以摒棄傳統的思路,只有進行教學創新,才能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學生在中職階段的體育狀況關系著日后的人生狀況。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全力以赴地打拼事業。中職學校應該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體和心態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中職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體育內容。不僅要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更要使學生熱愛體育鍛煉。中職學生經過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已經形成因人而異的個人愛好。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喜歡排球,有的喜歡跑步,有的喜歡武術,中職學校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因人而異地進行體育引導。學生在選擇體育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展示自己的愛好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同時,拓展教學內容除了開展多種體育課程以外,針對某一項目還需要深化教學。譬如籃球項目,除了教授籃球動作和技巧以外,還需要講授國內行情和國際行情,讓學生在宏觀和微觀上都有認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偶爾進行其他項目的體育嘗試,也是一種極好的拓展,對于開發學生更多的體育愛好有重要意義。
單一、乏味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厭惡、反感,多樣、有趣的教學受學生歡迎、熱愛。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創新方法。例如,在武術教學中,可以通過團隊比賽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武術的魅力。在這個活動中,學生不僅親身感受到了教師傳授的武術技巧的魅力,也讓學生切實認識到技巧的重要性,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感受合作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方法和手段,以創新的教育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達到鍛煉的目的,并養成鍛煉的習慣。
模式是宏觀上的控制,對結果往往有比較大的影響。很多學校的教學模式多年不變,這不僅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還嚴重耽誤了學生的體育發展。中職學校要結合學生特點和學生需求,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一般而言,一年級的體育要注重基礎教育,全面發展,提高綜合體育能力;二年級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注重分項教學。對于一部分身體素質比較差或者基礎比較弱的學生,依然可以進行綜合體育訓練;三年級以后,全面放開,根據學生的個人愛好,發展自己的體育項目。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動態的,根據實際情況而調整的,是適合中職學生的體育教學模式,學生在這樣的模式下,容易發展自己的體育愛好,養成終身體育習慣。
中職階段的體育教育對學生有深遠的影響。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優秀的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的一筆寶貴財富。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為中職學生的體育發展貢獻力量。
劉森.中職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下旬,201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