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皓
(甘肅省隴南市教學研究室)
信息技術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也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它以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也以輔助手段的形式與其他學科整合,在教學中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使教師的教學變得具體、形象、生動、直觀、易懂,它將很多單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成生動的圖像、動畫、圖表、聲音等,它使學生對學習活動充滿信心、充滿興趣、充滿希望,它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愛學、樂學、好學的良好風氣。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是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從而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已成為當前創新教育及信息技術教育進程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應廣泛應用多媒體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創新人才的效果。
但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部分教師缺乏技能的支撐,課件制作技術不高;(2)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對現成課件的使用方法不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3)對網絡資源的利用不是很充分,一些優秀的課件得不到推廣;(4)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使學生不能有效地理解、接受、配合多媒體教學。
本文將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現有教學設備、平臺的充分使用,正確引導學生認識、使用網絡資源四方面以地理學科為例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目前,制作多媒體(網絡)課件的軟件有Flash、PPT、Dreamweaver、Authorware、FrontPage 等,這幾種軟件均可以單獨制作課件,也可以相互鏈接使用。各個軟件制作的課件各有特色,都很鮮明,實用性也很強。其中最常見的是Flash、Dreamweaver 所作的課件。
Flash、Dreamweaver 課件具有界面好看、簡明、清晰、形象生動、吸引力強等特點,使用者很容易掌握并操作演示。該類課件使用起來簡易,但制作過程相對復雜,要涉及很多專業知識和制作技巧,一般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很難制作出實用、界面好看、相對優秀的課件。
我認為PPT 是一款很不錯的軟件。作為微軟辦公軟件系列的一個模塊,廣大教師對Word、Excel、畫圖軟件很熟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在經常使用。PPT 很容易被掌握,操作演示過程也很簡單,具有簡易性、實用性、及時性等特點,同時還可與其他課件制作軟件相交互、相鏈接,在很多領域中都在廣泛使用,比如,許多知名企業在搞公司簡介和產品介紹時經常會使用PPT 進行演示,效果很不錯。地理教學中,如,地球運動、大氣運動、地殼運動、海水運動、水循環等自然現象和規律也可輕松用PPT 做動態演示。正是由于PPT 具有制作過程簡單、演示效果明顯等特點,對于廣大教師而言著實是一款制作課堂教學課件的優秀軟件。
互聯網是(地理)教師的教學資源寶庫,如何把現代化的網絡教學資源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去,是每個(地理)教師所面臨的問題。要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為(地理)教學服務,就必須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將網絡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應用到(地理)教學當中去。
地理是一門跨度很大的綜合性科學,天文宇宙、自然現象、人文社會經濟,真所謂是包羅萬象,同樣,在網絡上地理教學信息也是浩瀚如海,將最新、最有用的地理信息資料應用到教學中去,來豐富、優化地理教學內容,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
如何在網絡上獲取教學資料,我想廣大教師可訪問一些專門的(地理)教學網站,可訪問各大主流網站的教育頻道,可使用強大的搜索工具,如百度、好搜等。
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應用為各學科教學提供了新的模式,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開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順應了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號召,有利于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今天,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實施,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理念有了質的飛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培養了更多有用的人才。
廣大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現代教育教學設備,做到物盡其用,努力學習、鉆研技術,積極提升自己的現代教學水平,盡可能讓學生感受到現代教學設備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斗志”。
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大大促進了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但我們要清楚多媒體只是一種手段,不能代替教師。我們面向的對象是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多媒體教學中的圖像、聲音、圖表、動畫等信息深深地吸引著學生,網絡教育資源的開放性使得學生有了很強的求知欲。教師在開展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正確引導學生認識、使用網絡資源。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1 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經濟時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的人才,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學校開展現代教育教學,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2)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網絡資源。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方面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在浩瀚如海的網絡世界里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尋找對自己的學習有用的知識,明確告訴他們哪些東西可以看,哪些不可以看。另一方面應該防止部分學生打著學習的旗號,迷戀于聊天、網絡游戲,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東西。
(3)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能。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獲取技能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多演練,從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接受、配合現代教育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