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重明
(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動起來,這些成為教師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所以對于新的教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指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方案,它相對于“教案”而言,更側重學生“會學”。這種教學模式突出強調了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能力,有利于三維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學生良好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發展和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另外,研究結論為提高學生和教師的整體素質、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依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的教學模式,學生根據老師設計的學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然后,根據學案要求完成相關內容,學生可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師生共同研究學習。模式一方面滿足了高中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新學案編制突出教學目標,緊扣教材,讓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使學生明確目標。同時要注意問題設計要有梯度性,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比如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二章函數這一章節,對于這一新內容很多學生不能適應,教師在編制學案時多補充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體會更加深刻。
(2)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必修二第一章立體幾何這一章節,對于立體感差的學生,老師在課前可以準備一些實物進行分析引導,培養學生的立體感。
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極大提升了教學質量,讓教師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做到了教與學的和諧發展,從而使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
徐建強.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