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敏
(新疆喀什第二中學)
新課改之后,傳統的高中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教學要求。所以如何實現高中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下,保證最終的高考分數,成為每個學校都在思考的問題。所以下面就重點分析了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與方案中,如何通過對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各項數學能力,實現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
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單一地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不會有自己的思考。而新課改下的教學,則認為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傳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要求學生在上數學課之前,要先自己預習一遍,之前很多教學實踐都證明,上課之前養成預習習慣的學生比沒有預習習慣的學生上課時會更加認真,并且能夠接受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效率。這是因為養成預習習慣的學生在上課之前已經知道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所以在上課時,這些學生可以帶著問題上課,更加有利于深入、全面地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學生還要養成復習的習慣。復習能夠將上課的知識點集中進行歸納與總結,使學生加深印象,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復習是對知識點的二次學習,在復習的時候學生會查閱各種資料或者進行實際聯系,這些都能夠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并且數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再加上難以理解,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接下來學習的內容就會跟不上,這樣很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首先,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根據知識點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并且能夠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難懂的數學知識。例如,在講幾何這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出一些幾何模型,并且分小組模擬幾何圖形之間的變化情況。此外,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后的思考與學習,并且布置一些課題讓學生一起完成,不但能夠提高復習的效率,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講函數這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正弦、余弦、正切函數等的三角函數分給各個小組,讓他們對這些函數的圖像、性質、定義域等相關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且在上課的時候進行展示,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數學知識。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點注意的一點,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最好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習。分組時,組內的成員應該控制在6到8人之間,人數不易太多,否則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當中。分組后,在上課的時候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討論,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一些與重點有關的問題,并且讓小組在上課時進行討論與回答,對于回答對的小組進行獎勵,對于沒回答正確的小組也要進行鼓勵。課下也可以布置一些課題,讓小組成員一起進行討論與學習,從而達到復習的效果,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
這要求教師在上課時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與發言的機會,并且要為學生提供很多自主學習的空間,不能盲目地進行應試教育。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課堂地位,教師在課堂中只充當學生的指向標,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內容與知識點設計一些問題,并且整理出本節課的框架與考點,在上課的時候將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思考或者小組思考之下,想出正確的答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教師不能盲目地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這樣學生無法全面地接受這些難懂的數學知識,所以不管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應該將思考的過程留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數學知識。
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新課改后,教師不再充當課堂的主人,而是充當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引導人,并且教師不能只以成績為標準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而是要全面評價,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教師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結合當今發展的狀況,轉變原有單一的教學模式,樹立新興的教學理念,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
[1]馬瑛.高中數學教與學的優化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2]張友勛.淺談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J].成功:教育,2011(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