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萍
(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在新課改中,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但是許多一線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還是缺乏必要的經驗積累,對于具體的學科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思路,實際的教學活動都是在摸索中緩步前行。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開展“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關方面的研究就具備了一定的現實意義。從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很有必要開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的研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線的英語教師迫切希望有一套比較系統的策略來指導他們的教學實踐。從文獻檢索中,涉及具體的初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與訓練方面的文章很少集中在理論應用的意義方面,這樣一來實際上其提出的一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經驗層面上,難以真正發揮真正的作用和意義。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能夠根據自己個性化的實際需要,自主地制訂學習目標、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等進行知識的習得和應用。在初中、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基礎的語句、語法、語義理解方面的知識較多,在開始階段采用放任學生獨立學習的方法實際上是行不通的,這并不意味著在初中、高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就沒有必要去實施、開展一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實際不完全是為了“教”,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主動地學習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
通過上面提到的英語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概述,我們大體了解到了在中學階段為什么需要學生進行對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面的探究和研究。就目前而言,很多一線英語教師雖然了解到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下教育發展的趨勢,但是卻對具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優勢不甚了解,下面我就對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意義與目的進行解讀。
教學領域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對于英語學科來說,尤其是初、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科教學實踐是比較復雜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學科教師自身擁有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不代表面對復雜的教學情景就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決策。因此,教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這類矛盾就包括“實際情況與我們應該怎么辦之間的矛盾”。通過具體的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實際上是將很多理論知識和課堂教學實踐對接起來,發揮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優勢,也就加強了先進教育理念與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之間的有效連接。
通過對中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訓練與培養方面的研究,直接的意義是幫助學生樹立清晰的英語學科的教學價值觀,提高學生在教學行為選擇中的自覺性和科學性,幫助教師有意識地應用一些相關理論指導學生自主的實踐探究,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語學科的實際教學質量。
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能夠實現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直接統一。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研究,不僅能直接指導和調整現實的教學,而且能極大地促進自己的科學化發展,同時激發自己學習教育理論的積極性,激發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潛能。
總的來說,在實際的初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學科教師而言都是一個知識與能力全面培養的機會。
[1]戴軍熔.普通高中學生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
[2]幻廖劍.學習者自主及其實現方式[J].山東外語教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