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憶
(南通工貿技師學院)
當代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在演講中說過,現在的教學中學生已經變得很被動了,每天的學習狀態就是等老師來、等老師教,而正確的學習狀態應該是我要到學校我要學。是的,通過幾年的教學工作發現,在技工院校的專業教學中,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越發嚴重,這激發了我對美術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思考和研究。
技工院校的學生來源分為幾個層次:
a.文化成績和思想品德都不高的后進生。
b.文化成績不好但思想品德優異的學生。
c.文化成績一般思想品德也一般的學生。
d.文化成績優異思想品德高尚的學生。
在此對這些層次的學生進行分析總結:
a 類學生:因為文化學習跟不上和初中三年期間因為自制力差,不遵守紀律導致心理上的扭曲惡性循環。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別人差很多,老師也總是嫌棄他們,甚至不愿意教他們,他們也更不會主動找老師“學習請教”了。甚至還會對任課老師和班主任產生敵意,覺得老師針對他們。其實,這也是極度缺乏自性心的表現。
b 類學生:2011 年10 月7 日西安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的老師將學生分成了兩類,成績好的學生派發紅領巾,成績差的學生派發綠領巾,戴綠領巾的學生在紅領巾中顯得格外扎眼,其目的只是為了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紅領巾的學生是受到鼓勵了,可是綠領巾的學生呢?從這個事件上可以完完全全地反映出眾當代中國教育已經完全變成了應試教育。可以這樣說,所有文化成績不好的學生不可能受到老師的重視,學校的各項評優獎項都輪不到他們。哪怕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樂于助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何來自信心?
c 類學生:這類學生處于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都中等的情況,學習狀況比較被動,一般都是老師教他們就學,沒有老師或者老師不教就不學。沒有積極的學習狀態,這一類學生一般也缺乏自信心。
d 類學生:這類學生在技工院校中占小部分,老師必須重點培養這類學生,因為他們相比較前幾類學生有著很大的優勢。但品學兼優的學生在面對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新專業時也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他們認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文化水平比普高的學生低許多。總而言之,在學習專業知識上也缺乏自信心。
通過研究統計,我市區共有3 所技工院校,美術相關專業分別開設在2002 年、2010 年、2011 年,計算至今分別是13 年、5 年、4年。而數控加工、機械設備、模具制造、汽車維修、電子商務專業的建立比美術相關專業早了十幾年甚至更多年。
美術相關專業在技工院校中屬于新興專業,相比較其他專業的建設美術專業的建設上缺乏經驗。這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很大難度,正是因為專業和學生的特殊性,更加激發了教師在教學中做積累和研究,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因材施教,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便是“鼓勵”。
賞識教育專業的周弘老師是一位講究交流技術的人。當她的女兒做了十道數學題只對了兩道題時,周老師對女兒說:“你真棒!這么難的題,你對了兩道,真了不起!”
周老師的賞識與肯定陪伴了女兒一天天的成長。在女兒腦海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闖不過去的難關。所以她的成長很順利。語言是教育教學中最常見但也是最難掌控的工具。
所以老師的一句鼓勵和批評都會把學生的自信心推到高點和深淵。課堂中怎樣注意言語鼓勵最合適?便是常用一些“不錯”“挺好”“有進步”“這樣已經很好了,再努力一點點就更好了”“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優秀很多”等等,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老師的肯定。
語言學家林語堂在《說話的藝術》一書中講到,怎樣說勸人家的話:
a.先贊譽后勸導
b.沒有人愛聽命令
c.要給人家留面子
d.自己來負擔錯誤
e.多用鼓勵的方法f
.用激將的方法
g.使人不自暴自棄
h.平等待人,尊重對方
i.心理相容,對癥下藥
其中aceghi 其實都是講的要與學生平等相待,多給予鼓勵。
即使老師覺得該生還差得很遠。因為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氣和詞組講出來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因為在你的鼓勵之下,學生會覺得自己“可以”。
教師自我激勵的含義和作用:教師自我激勵是指教師主動地與自身的消極因素做斗爭,把內心潛在的自我完善欲望轉化成不懈的實踐和努力,以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保持教學行為具有振奮、高效的動力狀態的活動,是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最有效的方式。
在批改作業或考試成績上要體現鼓勵分,一般可以根據學生作業的時間和態度給予適當的鼓勵分,不及格提升到及格,給予差等生鼓勵;良好給予五角星鼓勵;給予1~2 個全班最高分,刻意拉開差距,給予優等生極度肯定和鼓勵。
鄧小平同志說過:“希望全國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可想而知,有理想是一個學生必有的心理狀態。
教師在課堂中應該經常講述他們較為感興趣的各種名人背后的故事,例如畫家陳丹青因為英語不好而辭退了中央美術學院的工作背井離鄉去國外。亞洲首富李嘉誠1939 年6 月剛剛讀完初中就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的家里,1958 年開始投資地產。利用這些名人成功事跡鼓勵學生,學好專業不一定要科班出身,人總有長處和短處,考上名校和到技校學習技能是一樣的,文憑不代表一切,只要你肯付出,英雄不問出處。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美術專業的學習光靠老師課堂教學中的45分鐘是不夠的,因為大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都非常差,甚至一點天賦都沒有。所以教師必須發現并培養一小部分優秀生并對他們嚴格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他成員的作業進行輔導,并在輔導過程中互相鼓勵。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任課教師要注意和收集優秀和有進步的繪畫作品,定期整合優秀作業進行裝裱并在全校舉辦畫展。畫展在全校展出時班級和作者得到的贊揚是對學生最有效的鼓勵。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經常故意流露出自己的弱點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比如“上一堂課我們講的日本畫家是誰”“上堂課講到哪里了”“這個我沒有見過的字怎么讀”哪位同學來提醒一下老師。用這樣的方式來教學,學生會無比自信,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某一方面比老師還強。
在技工院校美術專業教學中,我一直認為,多鼓勵比多批評好。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因為得到贊美之后你就會無比自信。無論男女老少皆是如此。這種激勵會讓你在學習上更積極,工作中更奮進,生活中更樂觀。這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好知、樂知,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1]林語堂.說話的藝術[M].山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張素蘭,李景龍.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 大瓶頸[M].津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