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燦
(安徽省阜陽二中)
聽課中也需要預設和生成,聽課最理想的情況是,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也和授課教師一樣認真備課,這樣,聽課教師就能夠對這一節課有自己的思考和預設,在聽課時就能有目的地抓住關鍵點,生成的效果也較理想。
為了和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思維的碰撞火花,假想自己是授課教師,可進行以下預設:
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先導性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研究教材,結合課標要求,提煉出指導教學進程的問題的預設。課堂預設非常重要卻不是必須執行的,應視為生成的源泉之一。
教師在進行課堂預設的時候,就應分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認真分析當前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掌握的知識和內容,以及與教學目標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確定教師的預設。
對于學生的“未知”,教師應充分了解,做好充分的估計。課堂上,有時學生的質疑是教師始料不及的,但由于教師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師掌控課堂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學生的習得便可以自然生成。這樣,教師的教學才能從容不迫,也才有可能收到許多預約和未曾料想的精彩。也只有這樣,當課堂出現未曾或無法預見的情況時,教師才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從而將課堂引向深入,使學生的探究不斷加深,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斷豐富。
如果屬于集體備課,聽課教師可以把自己的設想與授課教師進行必要的交流,在具體聽課時,交流的內容將成為生成的“重點對象”。如果抱有學習和觀摩的目的聽課,聽課教師有自己的預設,在具體聽課的時候,自己的預設與授課教師具體實施的“吻合度”將成為生成的重要環節。
如果聽課教師在聽課之前深思熟慮,把握課堂上所發生的各種有價值的案例,對于生成,提高到理論高度,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提前預設的前提下,聽課教師更能夠把握數學思考本質的一面,對于生成更加有利。
這是生成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情況是,聽課前對授課班級有一個大概了解,最好更詳細點,學生的反應往往是課堂上的不確定因素,是意外生成的重要源頭之一。
總之,預設和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我們認為,重視并做好聽課中的預設與生成,對我們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