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維直
(陜西省富平縣特殊教育學校)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環境的設計,這是體現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教學環境設計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美術教材要求,還應該重點關注學生本身,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知識基礎等信息。對于學生來說,教學內容難度太大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不高,如果太簡單學生不用動腦思考就能夠回答,這樣學生很難在美術方面得到進步。因此,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科學的教學環境設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梅竹精神》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的教學形式,教師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搶答,這樣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中,將梅竹的品質與精神了解得更加透徹,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印象,掌握繪畫技巧,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對于美術這門學科來說,它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創新才是美術的靈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做一個良好的引導者。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直接教授學生基本的繪畫技能和步驟,而是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探究,從而發現美術的精髓。例如,在學習《燈與光》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什么是光?學生知道燈與光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提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前后左右的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之后請每組一個代表陳述,并根據自己的想法創造作品。通過這樣的教學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過于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一個活力課堂,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從而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劉桂明.如何讓初中美術課堂充滿活力[J].考試周刊,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