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娟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學校)
在這二十幾年的英語教學中發現,我們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實在讓人擔憂,許多中學生看不懂一些路上的英語標識,聽不懂國際大賽中簡單的英語播報,碰到外國人問路,也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如何為國家培養更多能夠靈活運用英語來交際、工作和學習的人才呢?我想,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是我在英語教學工作中,對英語實際使用情況和怎樣有效地從事英語教學提出的一些想法。
作為教師,我們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語言材料也應該貼近日常的生活,選擇適合學生模仿的語言材料。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有很高的靈敏度。在面對眾說紛紜的英語教學法的變化和教材的更新時,我們應該靈活多樣地使用新課標,并且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去年,我校英語組邀請暫住在彬江街上的一位澳大利亞人,來我校與初二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英語課,課堂上,這位外籍人士非常熱情地介紹了自己國家的風土人情,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全校英語老師也觀摩了這堂特殊的英語課,學生也能積極膽大地用英語向這位外籍老師提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也不斷升溫,甚至周末還有學生成群地到這位外籍人士居住的地方去聊天,口語得到顯著的提高。
如今新版本的英語教材編得非常貼近生活,有很多是學習英語的日常用語,在教學生這些用語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每一天上課以前可以讓值日生用英語做值日報告,或是讓兩位以上的學生在前一天根據所學的知識自編一段對話或小品進行表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給了他們實用的機會和表演成功的體會,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求學欲望。
語法依然是現在英語教學的重點部分,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或許他們不懂語法,但他們實際上已經在他們語言形成的過程中潛意識地掌握了他們母語的語法規則,而我們作為學習外語的人,自然就不能不學習語法了。如果不懂得語法,學生只會說一些瑣碎的語言,遇到復雜的句子,就無從下手。在注重語法教育的同時,又要注意對學生口語的培養,所以我們英語老師在自己的教學中,應該善于積累,勤于傳授,每天教授一句,而且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任何語言都有它存在的語言環境,語言的發展也和它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所以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要了解它所在的語言環境。初中英語所教授的是基礎英語,其主要任務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但忽略了交際文化,就會影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如今,宜春市圖書館已免費對讀者開放,我經常鼓勵學生去圖書館借閱適合自己的書籍,開闊視野。我還鼓勵學生多看較好的英語電影,既可以對講英語國家更充分的認識與理解,又可以在娛樂中學習英語,何樂而不為?
作為初中英語老師,我們應該將傳授英語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讓我們的學生學到的是鮮活實用的英語,并且愉快地去接受英語,探索英語。我想,這或許對有些學生終身受用。我們也將從學生的成功中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