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毅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高級中學)
生物課外閱讀是指學生通過對報紙、雜志、網絡的閱讀來了解和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過程。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不可或缺的。相對于課內閱讀而言,課外閱讀有它更大的自由度,學生對閱讀材料有一定的選擇性,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也是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它既關注了科學發展的前沿,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又能解決學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大量的事實證明,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教學指導是行之有效和必不可少的。
生物學是一個有較強生命力的學科,其發展速度較快,生物學知識更新也快。而且生物學知識的應用也已經涉及越來越多的領域,通過對報紙、雜志、網絡的閱讀,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對教師的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必須廣泛閱讀,才能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將“科學、技術、社會”穿插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關切的話題,讓學生收集資料,開展課外閱讀,在社會生活、建設、發展等各個領域展開討論,做出一些積極有效的探索。
充分利用教材中“科學家的故事”一欄展開教學,除了書本上的內容以外,可以讓學生課外查找資料展開閱讀,上課時談體會。如圍繞“沃森、克里克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啟迪學生:科學研究需要靈感,但也并不都是偶然,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另一方面還要有執著的鉆研精神和敏銳的觀察力,同時還要處理好人際關系,有合作精神。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在不經意間觸碰到了生物學詞匯,了解到了生物學的語言習慣,掌握了科普文章布局謀篇的方法,生物學的語感也得到了鍛煉。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語感的培養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從語言運用的范文中習得,另一種是在廣泛的閱讀后得出的規律學習。所以,學生課外該閱讀什么內容,對于閱讀教學的指導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高中學生學習時間緊,要在有限的課余時間中讀出效率,教師就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閱讀。對于閱讀材料,要選擇語言文字通暢的文章,對于那些翻譯本可以根據譯者的水準和語言風格來選讀。
充分運用“生物學科的相關職業”這個話題展開課外閱讀,了解這些職業的工作內容,需要具備的條件和工作精神。讓學生對和生物學有關的職業有新的理解和認識,樹立學生的健康意識、環境保護意識。
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一方面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他們對閱讀目標的預設、對閱讀過程的操作、評價體系的構建、對自我意識的管理等都在潛移默化地變化。在廣泛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結構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的思維更加靈動、深刻、敏銳和辯證。當然,課外閱讀更多的還是影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張必隱也說:“閱讀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并影響讀者的非智力因素的過程。”
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將獲得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做好筆記,教師可以實時檢查,挑出和教學緊密相關的內容,課堂上可以和其他的學生共享。這樣做不僅在學生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還激發了學生不斷探索和汲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