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月
(遼寧省錦州北鎮市正安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部)
王民(化名)是個調皮的孩子,開學第一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總有自己的想法,是個很有主意的學生,做事經常不和集體協調一致。他上課的時候總是觀察老師,伺機違紀。不僅在學習上不認真,平時也顯示出不和諧的一面,要求穿校服的時候,總喜歡穿條特別的褲子,還在校服上寫字,畫畫……對他的錯誤進行批評,他總是點頭接受,卻依然不改,表現出對周圍一切的不屑。
針對王民的情況,我與其家長進行了溝通,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得知,王民從小父母離異,負責撫養他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與兒子很少溝通,王民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平時在家也很少和爺爺奶奶談心。在學校里王民不愛學習,不遵守紀律,是老師眼里的壞學生,長期得不到關愛。
王民的表現是典型的叛逆心理,進入青春期后,總認為自己應該和別人不一樣,應該讓其他人注意到自己,甚至做一些違犯校紀的事情。其實王民想用這些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得到別人的關注與關愛!
分析了王民的情況,借鑒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經驗,我采取了以下辦法:
學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的愛,同樣在學校里也需要教師的愛。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對待王民應以慈母般的愛心去關心他的生活、身體和學習。從關心他的家庭、身體、學習入手,讓他首先感到一種被關愛的溫暖,從而消除抵觸心理,以愉悅的心情接受老師的教育。
對王民真誠相待,我主動與他談心交朋友,發現閃光點,給予他信任和激勵,通過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取得了王民的信任。在班級中給予王民的進步以肯定,改變他在同學之間不修邊幅的“ 壞孩子”形象,用同學們的鼓勵與贊許來慢慢感染王民,讓他感受到大家的關心,融入大集體中,和大家一起學習。創造一個有著和諧的良好氛圍,健康向上的班集體。
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王民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因此對他成績不能要求太高,最初只要求他跟自己比,看看是不是比前一次有進步,慢慢地跟比自己好的學生比,循序漸進,王民對學習的興趣逐漸加深,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在學生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愛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決不是厚此薄彼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