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岐
(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學)
初中教學中,物理學科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難點,這是由學科性質決定的。而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差異更是十分顯著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主要是由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主觀因素決定的,但是也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例如:生活的社會環境、接觸的時代氣息、教師的教學方法、家長的教育方法等,如果教師用統一的方法與內容來教授具有差異性的學生,可能會讓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吃不消,學習好的學生缺乏探索的勁頭,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采用分層式的合作教學。在本篇文章中,我將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經驗來淺談一下分層教學的相關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教學是一個有秩序的過程,它包括制訂教學目標、編寫教學方案、掌握教學內容、布置課后作業、實施教學評價。分層教學要將全部內容進行分層,不能單一地改變教學過程中的某一方面,在制定分層合作教學計劃時,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
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特點,教師要在與學生交流溝通時細致觀察每位學生的特點,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劃分,將全班學生分為一部分一部分進行因材施教。注意分層的時候,不要以學生的成績和智力水平作為主要的劃分依據,主要是以學生的特點為依據,這樣能很好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學生的自卑情緒,也避免出現“優等生”“中等生”“差生”這樣的劃分名稱,盡量以甲乙丙丁來作為分層名稱。
教學過程不是單一的過程,由多個內容組成。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進行分層,不同特點的學生應達到何種教學目標,盡量讓學生達到目標時能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完善自身不足之處。在撰寫教案時教師也要有分層考慮,同一內容以不同方式傳授給不同的學生,也可依據學生特點傳授其他內容,內容要實用,方式要靈活,將教材變活,融入時代氣息,不讓教案成為教材的說明書,而是成為教材與學生靈活溝通的橋梁。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分層學生進行合作,在合作中有競爭,在競爭中有合作,共同前進。課堂中要有問有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后作業的布置要改變其單一性,要結合學生特點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布置,讓學生真正鞏固所掌握的知識。
初中物理分層合作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能夠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合作中更能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與交際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率,能夠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
李麗紅.淺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