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榮
(廣西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它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是學校各項教學工作的中心,也是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它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社會效益和發展前景。每個學校都應根據自己的教學狀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因此,構建科學的、系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于加強和完善高校教學質量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各個高校的教學質量監控開展狀況主要表現在對教學過程的監管、教學質量的評價以及評價信息的反饋和解決等。一般是教務處通過組織對新教師的聽課,人才培養方案的審核,學期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來保證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雖然這種教學管理方式對提高學校教學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很多時候也存在著不足:
1.監控機制構建的權責脫節。教學質量監控是各高校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所必須掌握的職能,各學校應賦予其獨立的或高于學校其他部門的權限。而現在,大部分高校開展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尚不到位,沒有單獨設置教學質量監控機構,只是把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作為有關處室的其中一項工作來做,這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時候會受到其他工作的影響。
2.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如果只是一味重視評價標準的研究,不重視反饋信息的落實和解決,就會導致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能準確地處理反饋信息,最終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指學校通過制定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和監督程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體系,具體包括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用來保障教學工作質量的一系列教學管理和監控機制,通過這些管理機制的有序開展,最后達到完善教學管理模式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應在學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領導下,由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各系部成立以主管教學的副主任為組長、教學秘書為秘書、各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常設機構,負責組織本單位的教學質量評價工作。
評價工作分學校專家組評價、系部組織下的教師同行評價以及學生評價三個層次(分別使用相應的評價用表)。學生的評價應在每學期期中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由輔導員負責指導、組織學生登錄學校教務網絡管理系統進行評教。系(部)組織教師同行每學期期末對每位任課教師的各教學環節進行綜合評定,包括隨班聽課、檢查教案、課件、教學進度表、教學日志等。評定程序如下:
①各教學系部應于開學初兩周制訂好本學期的教師同行聽課計劃表,并上交教務處。
②領導小組組織同行教師、專家按計劃表進行隨班聽課,并對教案、課件、教學進度表、教學日志等教學文件材料進行審閱。并填寫《桂林旅專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表》(專家、同行用表)。
③各教學單位領導小組將填好結論性意見的《桂林旅專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評審表》報教務處。
④教務處審核各教學單位上報的評價材料,必要時可組織專家組進行全面審議和必要的復查工作,教務處會結合系部評價、學生評價、教學督導專家評價結果,最后形成對老師的教學工作評價結論并向主管校長上報。
總之,高校教學質量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現已成為系統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監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在運行過程中要不斷進行調整和修正,為穩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起到保障作用。
注:本文屬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教學改革項目《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研究成果。